隨着24節氣中“處暑”的到來,不少地區從酷暑中退出,還有部分地區高温依舊,不過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測,南方高温將於8月底基本結束。綜合評判,我國此輪高温已達到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許多人擔憂:明年夏天還會這麼熱嗎?
有自媒體針對這種擔憂販賣焦慮,拿一篇2020年發表的論文為依據,聲稱未來10年將越來越熱,把“今年是未來10年最涼爽的一年”話題送上熱搜。對此,論文作者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發出闢謠聲明,稱該論文關注的是極高温室氣體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可能變化,並未涉及未來10年的氣温預測問題。
其實,只要對當前的氣象科技水平有了解,就能判斷出,科學家還沒有能力對未來10年這種時間尺度的氣温變化做出準確預測。畢竟,這可是最難的一種氣象預測。
在地球大氣中,我們看到陰晴霧雪、冷暖乾濕、風雨雷電等各種現象,氣象就是它們的統稱。氣象預測有兩類:“天氣預報”預測較短一段時間內大氣狀態變化,“氣候預測”展望未來某一時期內氣候發展的可能趨勢。
人類需要預測天氣。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古人就用占卜來預測天氣,並據此安排農業生產和軍事行動。甲骨文中,至今還存有不少相關記錄。顯然,這種天氣預測手段過於“玄學”。
隨着科技發展,人類預測天氣的準確率大幅提升,但大氣是一個複雜的混沌系統,天然存在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現代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都基於數值天氣預報,而數值天氣預報是對未來天氣的近似模擬,不可能完全準確。越精細的預報可靠性越差,越長遠的預報不確定性越大。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對某地3天內的天氣可以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如果提前15天預報準確率就會明顯下降,提前預報今後10年哪年氣温最高就更沒譜了。從某種程度上説,預測10年甚至比預測100年還難,因為大眾對其精細度要求更高,驗證預測結果是否準確也更容易。
從恐龍滅絕時代至今的約6500萬年裏,地球大約降温了10℃。但在過去短短100年裏,密集的人類活動等因素就將全球平均氣温推高了1℃。不少科學家認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整體趨勢是越來越暖,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將越來越頻密。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國家對防範氣象災害重大風險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民對氣象服務保障的需求越來越多,國家氣候中心官網已經在定期發佈對未來15天至30天的氣候預測公報。
明年夏天還會這麼熱嗎?在今年的極端高温後,提出這個問題理所當然,回答這個問題卻還需要更多努力。
我們要努力推進氣象工作高質量發展,在地球系統數值預報模式、災害性天氣預報、重大氣象觀測裝備三大關鍵科技領域不斷實現新突破,提高氣候預測能力。我們要努力構建更強大更靈敏的防災減災機制,加強各部門各地區協調聯動,加強糧食、能源戰略儲備,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我們要努力做好氣象科普工作,讓更多人民羣眾面對天氣預警做出正確應對,減少極端天氣對身體健康的傷害。
總之,天有不測風雲,我們要努力把“不測”變為“可測”,切實保障生命安全和生產發展,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來源:經濟日報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