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領頭羊,在科技研發的投入上可謂是十分的巨大。也是由於這一點,美國在軍事領域上的建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引領了世界海軍的發展潮流。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如今的“宙斯盾”作戰系統,通過一套信息化體系將全艦的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進行整合,從而達到提升作戰效能的根本目標。
也是由於“宙斯盾”的技術先進性,自誕生以來,包括中俄日印等多個世界主要大國相繼開發出本國的版本,用以提升遠洋編隊的防空反導能力。但固然呈現的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依舊是那一套以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高度自動化的作戰系統。
而由於這個冷戰的結束,美國的海軍技術發展似乎是陷入到了一個怪圈當中。
比如著名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雖説採用了隱身艦體的設計,但卻由於反隱身技術的不斷髮展,直接導致它變成了食之無味的雞肋。
同樣,以近海作戰所彪炳的LCS濱海戰鬥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雖説憑藉着其高達4000噸的滿載排水量以及40節的航速能在敵國的近海作威作福,但現在所要面臨的問題不是同敵國的沿岸兵力進行較量,而是能不能進入到優勢的濱海地區。
換句話説,這連戰場都都進不去了,就更別提打仗了。但若是把這玩意編入到航母戰鬥羣當中呢,因為自持力太差又顯得十分雞肋,連美國海軍覺得這玩意如今是真的坑。
相比之下,中國海軍的發展卻一直是十分的穩妥,通過將近二十年的打磨,從最早的052到如今的055大驅,形成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水面艦艇譜系。而在其中作為典型代表的055大驅,更是用獨領風騷來形容也不為過。其所配備的雙波段DBR雷達和大型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即便是放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數一數二的技術水準。
也是基於此種現狀,在055下水一年之後,美國海軍公開了下一代水面戰鬥艦LSC的部分設計細節。據悉,該艦的排水量將超過2萬噸,並同時配備新概念武器和先進傳感器用以提升作戰水平,論證從2021年開始,力圖在2024年完成首艦的開工。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LSC的造價不菲,它在誕生之初就被定為是一種所謂的“高端”戰艦,同未來的FFGX護衞艦搭配使用,和福特級航母構成未來的新時期遠洋航母打擊羣。
不過或許是擔心技術發展的速度,導致LSC一誕生就落後,為了達成追趕055大驅的目標,美國海軍拼盡全力,將LSC首艦的開工時間延期到了2028年,為美國的造船業爭取到了整整八年的時間來進行全面性的升級。
在美國海軍方面最新所披露的信息當中顯示,LSC的排水量被降低到了一萬兩千噸左右,恰好彌補“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推移所產生的編制空缺。
但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八年後即便是這個被寄予厚望的LSC水面戰艦能夠順利落地,所要面臨的戰場環境也將出現極大的轉變,目前被公認為難點之一的“複雜電磁環境”,或許將成為一個常態。
更要命的一點是,由於LSC從其立項之初的定位就是一款高端戰艦,在資金的問題上勢必也會遭到來自於華盛頓方面的壓力,最終不得不面臨和DDG1000一樣的局面,成為“時代的眼淚”。
旦需要明確的是,即便是如此,我們也不能輕視來自於美國方面的海軍壓力。即便是通過如今的“技術奇襲”,在反介入體系的建設上能夠獨步全球,但最終的目標依舊是能夠實現“禦敵於國門之外”,而如今在世界上各個主要航運水道附近,依舊存在着美國海軍的身影,沒落的超級大國依舊是超級大國。
不過説實在的啊,就現在美國經濟的這個情況,美國海軍的355大艦隊計劃算是徹底告吹了,這LSC也懸的很。美國海軍也就別惦記什麼LSC了,老老實實把現有的編制和體量給保住就很不錯了,這伯克艦啊,該造還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