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遇到他們不聽話,家長不可避免地賭氣、發火,但是大人可能沒有想過,自己的壞脾氣對孩子有多大的殺傷力。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賭氣”引起的家庭悲劇
小麗是個離異的女人,獨自帶着三歲的娃開店。婚姻生活的破碎讓小麗變得脾氣火爆,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她是個“火藥罐子”,一碰就炸。
娃叫芝芝,是個女娃,五官長得很像她爸爸。從芝芝出生,她媽媽就不喜歡她,因為芝芝是個女孩,小麗一直覺得就是因為是個女娃,所以丈夫才跟自己離婚的,因此對孩子少有好臉色。
芝芝三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但小麗不讓她上幼兒園,説她是“賠錢貨”,最後還是街道辦出面,芝芝才順利上了幼兒園。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剛開始小麗還送芝芝上學,後來有一天芝芝早上沒有早點起牀,她將孩子拖起來就一頓打罵,責罵芝芝不聽話,打罵完後還不解氣,最後還賭氣叫三歲的娃自己去上幼兒園。
芝芝就抽抽搭搭地揹着書包自己去學校了,三分鐘後,熱鬧的街道出現一聲刺耳的剎車聲,趕着看熱鬧的小麗連忙圍了過去,卻看到了倒在車輪下的女兒,到底還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小麗放聲大哭......然而悲劇已經發生,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小麗估計也沒想到,自己的一次賭氣,雖然贏了,卻再也聽不到自己的孩子叫“媽媽”了。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事實上,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學不會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用發火、賭氣等教育方法,卻不知這種方法對孩子的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賭氣教育”正傷害着孩子的心靈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種場景:三四歲的孩子不願走路,磨磨蹭蹭,家長就會威脅説“走快點,再這麼慢,我就不要你了,讓人販子把你拐走”,嚇得孩子連哭帶跑地奔向大人。
這種夾雜着威脅性的“賭氣教育”,在當時可能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家長沒有想過,在這種“有效”的背後,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多麼大的負面影響。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父母經常這樣威脅孩子,會讓他們變得缺乏安全感,對身邊的事物變得恐懼不安,時間長了,不僅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叛逆偏激,還將使親子關係變得越發疏遠。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別再賭氣,學會與孩子正確相處
1、給予孩子尊重
感情是相互的,身為家長、身為成年人當然知道“人活一口氣”的道理,同樣,孩子也具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作為家長同樣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人格。
感情是相互的,當孩子感受到了大人的尊重,同樣能學會尊重父母,但是尊重並不是放縱,家長要好好把握這個度。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2、多與孩子溝通
成人的世界少不了與他人溝通交流,但大人們往往忘了,跟孩子也是需要溝通的。與孩子交流,才能慢慢學會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感受。
畢竟為人父母要做的從來不是跟自己的孩子爭輸贏,而是用尊重、友善、關心的態度與孩子達成共識,取得合作。
3、尊重並不代表妥協
上文所説的尊重並不是説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順從,對於一些破壞底線的事情,家長不應該妥協。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選擇短暫的迴避:首先自己保持沉默,允許孩子釋放情緒直至孩子平靜下來,避免跟孩子“針尖對麥芒”的賭氣式交流。
與孩子交流就是一場修行,當家長好好地修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就能好好的教育孩子。(fj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8 字。

轉載請註明: 賭氣不送女兒上幼兒園,三分鐘後媽媽贏了,卻永遠輸了女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