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英國後,印度2029年還要“超德趕日”
印度能否實現遠期目標的關鍵取決於其發展質量,印度經濟仍有不少棘手問題需要解決。
對於印度來説,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無疑是一件振奮民族士氣的大事。而據印度國家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印度有望在2027年超過德國,在2029年超過日本,實現成為“世界前三”的經濟發展目標。
專家認為,基於印度的人口體量與長期發展趨勢,印度GDP超越英國是一種必然趨勢。不過,印度能否實現遠期目標的關鍵取決於其發展質量,印度經濟仍有不少棘手問題需要解決。
具有特殊象徵意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在2021年最後一季度超越英國,並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具體而言,印度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名義GDP為8547億美元,英國為8160億美元。此外,英國GDP在今年第二季度還出現0.1%的萎縮,同印度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同時,今年英鎊兑印度盧比的匯率下跌8%。IMF據此預計,印度今年全年GDP規模將繼續壓英國一頭。
印度總理莫迪8月15日講話稱,將在2047年把印度建成發達國家。圖源:OrangeNews
英國曾長期對印度實施殖民統治,並且對印度多有貶損。因此,對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印度社會精英及大眾而言,GDP超越英國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
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將這一“歷史性成就”歸功於總理莫迪的改革,稱之為“光輝的範例”。印度財長西塔拉曼稱印度已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兩位數,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零。
具體數據耐人尋味
十年前,印度的GDP排名還處在十名開外,現在已經成為僅次於美、中、日、德的第五大經濟體。
但如果對相關數據稍加分析便會發現,印度亮眼的經濟表現背後還另有一番天地。根據統計,印度2022至2023財年第一財季的實際GDP同比增長13.5%,創一年來最快增速,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但不應忽視的是,去年第二季度受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影響,是印度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當時印度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經濟陷入凋敝。
德爾塔毒株去年肆虐印度,新德里等多地火葬場疲於奔命,大批民眾被迫自行焚燒親屬遺體。圖源:NBC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認為,這一數據表明,印度今年的經濟復甦與新冠疫情的變化態勢緊密相關,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疫情之後的反彈。“目前印度經濟出現13.5%的同比漲幅不足為奇。況且,這一增幅還低於印度央行預期的16.2%,以及市場預期的15.2%。”
“更重要的是,印度經濟雖然增長明顯,但製造業佔比其實在走低。”劉宗義強調,莫迪在上台之初曾高調喊出振興“印度製造”的口號,但相關數據表明印度經濟的復甦目前更依賴消費與服務業。
信心存在內外“温差”
事實上,儘管國際社會對印度長期發展前景看好,但在具體到未來數年的增長預期上,外界觀察與印度國內存在明顯的“温差”。
路透社援引多名國際經濟學家的分析稱,印度“全球GDP增速最快經濟體”的地位可能是“曇花一現”,因為該國正疲於應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通脹率,國內消費無法持續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同時,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也對印度持續的高速增長預期持謹慎看法。高盛下調了對印度經濟全年增長的預期,將印度2022年GDP增長預期從7.6%下調至7%。摩根士丹利則表示印度本財年增長預期有下調40個基點的風險。
由於徵地等問題,印度首條高鐵目前還只存在於地圖上。圖源:GJ
劉宗義認為,印度經濟能否保持高速增長的關鍵是發展質量,其中土地問題與勞工問題尤為關鍵。以2017年動工的印度國內首條高鐵為例,至今年6月僅修建了10公里。同時,印度經濟的增速與模式也無法充分吸納每年新增的1200萬就業人口。
“此外,印度政府對壟斷財團的扶持,以及經濟政策上的民族主義傾向,尤其是對在印中國企業和投資的打壓,也將對印度長期發展構成不利影響。”劉宗義強調。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楊一帆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