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人生的前半程,大部分時間在學習,在吸收,這是好事,因為人生來如同一張白紙,我們需要通過學習讓生活豐富多彩。
不過,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我們就不能只是學習和吸收了,這兩件事可以繼續做,但同時我們要學會轉化,學會調整,因為我們之前學習和吸收的東西,有時候不一定對,或者説不一定適合我們。
如果你活得用心,人到中年以後不能發現,固有觀念中的很多東西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人生是多面的,不是單面的,僅用某一種觀念無法讓你活得輕鬆自在。
比如,從小到大,我們會有意無意被教導要與人為善,要對人熱情,不能涼薄。但是到了一定年紀以後,當你秉承的這些觀念無法讓你活得順利時,你就會發現之前秉承的觀念不全對。做人,確實要懂得與人為善,但是不能只懂得與人為善,因為有些人不值得你這樣對待,甚至可以説,對待某些人就應該“涼薄”一點。
而且,有時候越是關係近的人,越是應該涼薄一點,因為某些人會仗着跟你關係近而“越界”,把“請你幫忙”變成了利用和算計。就像讀者靜姐所説:“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對既有觀念進行顛覆和調整,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不好惹,才能避免被人算計。即便有時候對待家人,也應該不好惹,不然你成全了他們,就會委屈自己。”
02
靜姐説的“有時候對待家人,也應該不好惹”,具體指的是她的婆家人。
這個道理,她年紀越大體會得越深刻:“幸虧我跟我老公沒有接受婆婆的過分要求,否則,如果當時我們把錢都給小叔子買房用了,肯定到現在都要不回來,這會導致我兒子出生以後,我們給不了他太好的生活。”
相比之下,她老公阿莊比她的覺悟要高,或許因為他是鳳凰男的緣故,拿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生活,考慮問題的時候想得比較多,比較全面,比較深入,這就使得他把“護妻”這項工作做得很好。
婆婆想讓靜姐給小叔子買房,這件事雖然不在阿莊的預料之中,但類似的問題他有考慮過,下定的決心是:不管婆婆用什麼樣的方式算計兒媳,他都堅決不同意。
他能先發制人阻止婆婆算計靜姐,要歸功於他的弟弟。或許是因為太年輕的緣故,他聽了母親的計劃以後,轉過頭就跟阿莊説了:“哥,咱媽説讓嫂子給我買房,説已經跟你商量過了,是真的嗎?”
他吃了一驚,因為沒人跟他説過這件事,他知道如果繼續拖下去,等到母親開口的時候,會很麻煩,到時候不僅會有婆媳矛盾,自己的處境也會變得不堪,所以才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避免了婆媳矛盾。
他當時不僅説了買房的事,而且連帶着把類似的問題都説了:“媽,我媳婦沒義務給我弟買房,我不知道你是怎樣想的,反正在我看來是不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你跟我爸手裏又不是沒有錢,而且我跟我媳婦結婚沒花家裏的錢,你們有足夠的錢留給我弟結婚用;其次,我跟我媳婦下一步就是生孩子,之後的花銷會越來越多,如果現在把錢都拿去給我弟買房了,到時候我們需要花錢的時候,誰來給我們錢?如果你只想讓我們成全你,卻不管我們的死活,我覺得你太自私了。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我不允許任何人算計我們!”
靜姐最初一直糾結這樣做會不會得罪婆婆,等到後面有了孩子,花錢的地方真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她就不糾結了,越來越認為阿莊有先見之明:“説句不好聽的話,人到中年以後,別人的感受都不重要,只有我們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既然婆婆只顧自己的感受而不顧我們的感受,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憑什麼我們就該被算計?這真的不合理!”
03
阿莊對他的家人“涼薄”,如果從傳統保守的觀念角度去看,會顯得他這個人很不懂事。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説,他這樣做沒有錯。
如果他的家人並沒有算計他和靜姐,如果他的家人一直對他們很好,他無緣無故對家人涼薄,確實是不對的。但是,他的家人算計他們在先,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這時候他確實應該對家人涼薄一點,不然就一定會讓他跟靜姐的生活陷入困境。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始終存在這樣一種自私的人:他們不考慮自己是否善待別人,只是覺得別人必須善待自己,必須幫助自己,甚至要求別人必須無條件為自己付出,而且不能要求回報。
不是隻有外人當中才有這樣的人,你的家人也有可能是這樣的人,你若是按她的要求去做,就會苦了自己。比如靜姐的婆婆,就很自私,只想着讓大兒子夫婦成全小兒子,按她的要求去做,卻沒有替他們考慮過,沒有想過拿走他們的錢以後,他們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對待這樣的人就應該涼薄一點,如果她是外人,跟她徹底決裂都不過分。如果她是你的家人,你可以不跟她斷絕關係,但一定要拒絕她的過分要求,而且沒必要在乎她的感受,因為她不在乎你的感受在先,你需要讓她嚐嚐同樣的滋味兒,她才有可能變得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