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大選為什麼變成了連續劇?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綜合

直新聞由深圳衞視《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

直新聞:美國大選的計票還在進行中,對於美國大選,你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本來是一部好萊塢大片,但是特朗普和拜登硬生生地變成了電視連續劇,而且有可能是好幾季,這是這次大選最大的看點,因此,對於美國大選,已經沒有什麼人敢於去預測了,我個人認為,美國政治或者美國選舉政治進入了新的週期,不要説預測了,而是測不準,大選的競爭從投票戰,轉向了計票場,不是預測了,而是沒法測了,是要重新測。

我想,誰勝誰敗,是特朗普還是拜登,我個人認為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這兩個老人的選舉競爭對美國選舉政治進行了極限施壓,看看美國的制度是否有韌性承受這次大選的衝擊。

第二點是,這次大選的確受制於新冠疫情,或者説,這次大選是對特朗普四年任期的公開投票,如果特朗普輸掉大選,我想新冠疫情在兩個方面影響了選情,第一是,新冠疫情之下,投票模式發生了變化,提前投票和郵寄投票的人數創了新高,從而使這次大選的投票率創歷史新高,這種調整或者變化,造成的是指數性影響,可能是質變,我們也看到,因為投票規則變化,計票的日期也在延長,也正是因為投票與計票規則變化使得拜登在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實現了翻盤,當然,威斯康星州的差距低於1個百分點,有可能重新計票。

第二是,疫情防控失敗對特朗普的政績造成了較大的衝擊,一是經濟封鎖造成的大幅度下滑,雖然有數據説第三季度增長了33%,幾乎抵消了特朗普三年來的經濟成績,二是疫情防控措施失當造成了嚴重的生命損失。換句話説,疫情使得很多民主黨選民出來投票,並不意味着這些選民喜歡拜登,而是反對特朗普。

第三點,這場大選為什麼變成了連續劇?我想背後是美國社會經濟結構裂變,能夠看到的是,東西海岸的民主黨票倉和中部地區的共和黨票倉之間的對壘,這是選舉地理的固化。今年的大選其實是多片段的,投票只是其中一個戰場,計票和開票也是一個戰場,那麼下一步是什麼呢?

我想選後大戰可能會更激烈,美國的政黨已經非常極化了,而且裂變到了最高法院,特朗普團隊已經發出終止計票的要求,也可能會重新計票,不排除計票爭議會提交到最高法院,如果到了最高法院,那麼,就會形成新的選舉戰場,特朗普在選前快速提名和認命了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當然,巴雷特在裁決投票的時候如何權衡,那也是難以預測的。

直新聞:美國大選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你怎麼看美國大選對世界的影響?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有人開玩笑説,美國大選變成了一次全球性的狂歡,藉助社交媒體等自媒體,形成了一次全球性的現場直播,由於選情膠着,引起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其中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美國在世界影響力是巨大的,美國大選帶來的震盪就是全球政治經濟舞台中心的震動。

另外一點是,大家關注的是,美國總統換人之後,對外政策有什麼樣的變化調整,就像大家去猜測特朗普還是拜登上台的遊戲一樣,各國政府也在進行這樣的權衡,甚至有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提前祝賀特朗普連任,有可能是個小烏龍。這進一步驗證了美國這次大選的高度不確定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的對外戰略會不會改弦易轍發生根本調整?我個人認為,可能會有一個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主義,雖然美國總統換了,甚至政黨極化了,但是在最近十年,美國形成了越來越明確的安全戰略和對外政策,從2001年反恐戰爭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面臨着戰略過度擴張的挑戰,其實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就開始了戰略調整,既有戰略收縮,更有戰略調整,就是焦點的轉移,從中東、歐洲向亞太或者印太轉移。這種戰略調整的方向已經形成,因此,這就意味着形成了美國戰略新的週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因此,我個人認為,特朗普是非常反奧巴馬,討厭他,拜登也不喜歡特朗普,但是三任總統的戰略邏輯越來越趨同,尤其是大國政治的迴歸,我想這是我們需要面對和思考的現實。

【來源:直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