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搶救國家財產壯烈犧牲49年後,烈士黃文生魂歸故里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綜合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王影秦海軍記者王曉宇)近日,連雲港市海州區青龍山烈士集中安葬地,在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護送下,為搶救國家財產壯烈犧牲49年後,烈士黃文生的骨灰終於在妻子和兒女的期盼中,回到了家鄉連雲港。7月6日上午8時許,伴隨着低沉的哀樂,現場莊嚴肅穆,黃文生烈士的骨灰被緩緩護送到現場,當地幹部羣眾、烈士家屬及退役軍人事務局部分工作人員手持菊花前來悼念。全場奏唱國歌,全體人員肅立默哀,向英烈表達最深切的哀思。

出生於1941年的黃文生是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壩鎮人,曾服役於新疆建設兵團六師,歷任戰士、班長。1959年,年僅18歲的他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主動報名支援新疆,在當時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一干就是十多年。

1973年11月的一天,黃文生所在部隊的廠房因意外失火,大火迅速向四周蔓延,隨時危及全廠工友的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義無反顧地衝進火海。“你們不要管我,快去搶救國家財產,搶險救人要緊。”成了他最後的遺言。

黃文生犧牲後,妻子張萍獨自拉扯兩個尚未成年的女兒和當時只有兩個月大的兒子。“雖然從未見過父親,但我知道他是因為搶救國家和人民羣眾財產而犧牲的,父親的精神一直伴隨着我成長,鼓舞我勇敢向前……”每次談起父親,兒子黃浩總是熱淚盈眶。

近年來,隨着身體狀況越發不好,張萍想讓丈夫魂歸故里的願望越發強烈。“我只記得他犧牲的地方在新疆,具體安葬在哪裏一無所知……”近50年來,張萍一直在打聽丈夫骨灰安葬的地方,但由於路途遙遠,加之當時信息閉塞,終究一無所獲。今年4月,她從鄰居口中得知退役軍人事務局或許能幫上忙,於是抱着試試看的心理,給海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反映了情況。

根據張萍提供的烈士證等相關資料,海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查閲了大量歷史資料,最終從江蘇省1982年出版的烈士英名錄中找到了黃文生的名字,並根據烈士證上提供的新疆建設兵團六師、班長等信息,聯繫到烏魯木齊市和新疆建設兵團六師等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查找到了黃文生烈士的安葬地。為了早日讓烈士魂歸故里,海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派專人赴新疆將黃文生的骨灰迎接回家,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懈努力,7月6日上午,苦尋丈夫骨灰近50年的張萍老人實現了畢生夙願,丈夫終於得以魂歸故里。

△張萍老人帶着家人給退役軍人事務局送錦旗和感謝信

時隔五十載,山河已無恙。“自2018年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以來,我們積極開展烈士尋親活動。黃文生是軍墾戰士的優秀代表,更是海州人民的驕傲,我們要將他不懼犧牲、英勇獻身的革命事蹟永遠的講述下去,激勵更多的人發憤圖強,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海州注入更大的精神力量!”海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祁德動情地説。

(通訊員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