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薄雯雯 蔣文茜)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上蝗蟲災害、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愈發嚴峻。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此前判斷稱,全球瀕臨50年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至少25個國家面臨嚴重饑荒風險,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區。而在疫情及自然災害的疊加影響下,非洲小農是最易受損的羣體,提高其韌性,對保障糧食安全極為重要。
非洲小農需要怎樣的農業技術?如何提高非洲小農韌性?非洲小農可以借鑑哪些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日前舉辦在線研討會,邀請多位農業專家對上述問題分享了看法。
為何國際援助推廣經濟作物難以達成效果?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副院長唐麗霞對此指出,非洲大陸工業非常不發達,非農就業機會非常少,農事主要依靠人工勞動力,因而耕種土地的能力非常有限。此外,當地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政府補貼不足、勞動力穩定性弱、非洲農貿市場不發達等因素都限制非洲小農發展。
唐麗霞認為,技術推廣要適應小農經濟。農業技術應該能夠嵌入到農民既有的農事系統和生計系統中,建立起農民對技術的真正的擁有感。“比如像我們在坦桑尼亞做的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因為是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農民很快可以接受,我們推廣大豆的時候就非常困難。”唐麗霞説,農業技術要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口糧需求,並符合當地農民勞動力成本的接受程度。
唐麗霞還表示,技術的推廣要使更多普通農户參與,形成規模效應和擴散效應。“在中國很容易選擇一户兩户作為科技示範户,周圍農户就會自動去學習。但是由於非洲村莊土地面積比較大,許多農户居住的非常分散,因此(技術推廣)要集中在一個村莊,讓村中大部分農户都有機會參與新技術的推廣,使得技術在一個村子形成集聚效應,才能夠達到有效輻射周圍村莊的效果。”
上海市農業基因中心研究員劉灶長在面向非洲推廣低碳排放節水抗旱稻的過程中發現,節水抗旱稻非常適應非洲糧食發展的環境要求,温室氣體排放幾乎為零,其產量相較於包括日本援非培育品種在內的多個品種,都要高出很多。
中地海外農業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中非綠色農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魏康寧表示,考慮到非洲的降水、土壤條件和當地的技術操作維修條件,從國內引入了一些小型的農機具在園區進行示範和推廣,如小型手扶拖拉機,手動脱粒機、木薯切片機,成本低且效果好,廣受歡迎。
在推廣農技方面,魏康寧提出了幾點建議,即針對當地特點進行研發和生產;匹配後續維修保養服務,提高機械壽命;注重市場培育推廣;促進中國企業在非洲抱團出海。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發展研究博士王瑞重點關注數字農業如何助力小農發展。王瑞以盧旺達“盒馬村”為例介紹説,該村採取訂單式生產哈瓦那辣椒,去年盒馬鮮生在當地訂下了60噸哈瓦那辣椒,“用大數據進行遠程的質量控制和指導生產,通過跨境電商銷往中國”。王瑞表示,去年4月份當地發生了洪災,因為有了這樣一種訂單穩定的產品供銷體系,幫助當地農民得以渡過難關。
但專家也指出,由於非洲存在政策變化大、外來投資者利益保護不足、電力網絡物流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走向非洲的農業技術推廣仍然面臨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