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故事|廈大百年:我的大學,是海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視頻由新華社記者陳旺、吳念製作

  一百年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曾説過:要讓外國的輪船來往廈門港時,能從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壯觀的學府。

  95年前,魯迅先生到廈大任教,和許廣平通信時提到:前面是海,對面是鼓浪嶼。

  72年前,“鄉愁詩人”余光中就讀廈大幾個月中,騎着單車在海邊的沙路上疾馳來去,“只差一點就追上了海鷗”。

  作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廈大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之一”。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很多人對廈大的第一印象。

  海納百川、走向世界,是解讀廈大精神稟賦和格局氣度的關鍵詞。

  4月3日至9日“校慶周”期間,廈大將舉辦建校100週年慶祝大會、文藝晚會和嘉庚論壇等活動。6日校慶當天,廈大將多形式全程直播校慶活動。

  面朝大海

  1992年,易中天到廈大執教。5年後,他出版了《讀城記》,解讀廈門的前兩句是:“廈門是島。廈門島很美很美。”他引用詩人郭小川對廈門的描述:“滿樹繁花、一街燈火、四海長風。”

  廈門環島路和廈門大學的海邊美景。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陳嘉庚先生在《南僑回憶錄》裏提到創辦廈大的考量:“校址當以廈門為最宜,而廈門地方尤以演武場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風景秀美,地場廣大。”

  “背山是傳統,面海是包容。”廈大2018級藝術學院本科生黃澤柟説。他在詩文朗誦音樂會《嘉庚頌》中扮演陳嘉庚先生。

  面對記者,這位“00後”男孩脱口而出陳嘉庚先生倡辦廈大時的演講詞:“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

  從誕生之日起,廈大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相偕行,以“海”的胸懷博集東西、兼容幷蓄。

  走進四月的廈大校園,藍天下,紅色木棉花如約綻放;綠樹掩映中,一座座“穿西裝、戴斗笠”的嘉庚風格建築分外醒目。這是陳嘉庚先生獨創:西式樓身,加上覆蓋橙色“嘉庚瓦”或綠筒瓦的中式坡形屋頂,中西合璧,恢弘大氣。

  特色建築背後,凝結着海外華僑強烈的鄉土情結和家國情懷——廈大的“海”是“有根”的。

  比如,廈大有“集美樓”“同安樓”。這是因為陳嘉庚先生的故鄉是福建集美,這裏以前屬同安縣所轄。

  校園裏有“芙蓉樓”“芙蓉湖”。這是因為陳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這位對廈大建設付出諸多心血的愛國華僑,他的家鄉在福建南安梅山,舊稱“芙蓉”。

  當時,陳嘉庚先生聘請了一批中外教育界、思想界、文化界、科技界有影響的著名人物到校任教、講學,如蔡元培、黃炎培、馬寅初、魯迅、林語堂、杜威等人。

  今年是魯迅誕辰140週年。廈大人文學院教授朱水湧最津津樂道的是魯迅和許廣平的故事。

  1926年,魯迅到廈大任教,其間許廣平赴廣州謀職,兩人分居兩地互訴衷腸,成為《兩地書》裏的動人篇章。“廈大時期的魯迅,筆觸是最温暖的。”朱水湧説。

  如今,魯迅先生的石雕像矗立在校園裏,不遠處就是魯迅紀念館。儘管魯迅在廈大隻待了4個多月,但這期間他寫下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膾炙人口的名篇。

  除了名師,廈大也培養了諸多享譽海內外的學生。如1953年畢業於廈大數學系的陳景潤,作為新中國第一代數學家,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廈大學生王澤宇在學校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裏扮演陳景潤。這位20歲的小夥子説,自己從內蒙古包頭來到廈大,第一次見到大海。如今,廈大的愛國、革命、自強、科學“四種精神”已在心中深深紮根。

  海峽、海洋、海絲

  廈門對面,就是台灣。廈大,與“海峽”結下不解之緣。

  廈大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介紹,廈大校址選在當年鄭成功練兵之地,叫做演武場。現在廈大台研院前面就有一個演武亭遺址石碑。廈門是當年鄭成功出發收復台灣的地方,廈大旁邊的沙坡尾是當時很多大陸移民登船去台灣的出發地。

  1945年台灣光復後,1945至1949屆300多名廈大畢業生奔赴寶島,成為台灣經濟騰飛和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力量。

  與共和國同齡的朱水湧,作為廈大1977級學生,親歷了另一番景象。他記得,身處“海防前線”,晚上他們還要帶槍站崗。“我們緊盯着望遠鏡,看是不是有台灣‘水鬼’上來,耳朵裏隱隱約約聽到海峽對面鄧麗君的歌聲飄過來。”

  1980年,廈大成立海內外第一家專門從事台灣研究的學術機構——台灣研究所,後發展為台灣研究院,是大陸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成果最多的台灣研究學術機構。

  學生們在廈門大學校園裏。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廈大黨委書記張彥説,廈大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獨特的海絲、海峽、海洋“三海”優勢。

  在海洋研究方面,廈大歷史積澱深厚。廈大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振天介紹,1946年,廈大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海洋學科目前是全國A+學科。

  2016年,廈大“嘉庚號”海洋綜合科考船下水。2020年,“海絲一號”衞星發射成功,是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衞星。

  “我們馬來西亞人都知道陳嘉庚先生創辦廈大的故事。”廈大2017級馬來西亞籍學生賴儐富説。

  感恩校主陳嘉庚先生,廈大努力“走出去”,2013年開始在吉隆坡建設馬來西亞分校。分校被譽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明珠,從2016年開始面向馬來西亞、其他東盟國家和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招生,已有900多名學生從分校畢業。

  放眼海內外

  1988年,美國人潘維廉博士一畢業,就做出改變一生的決定:賣掉經營多時的金融公司,攜妻帶子來到廈門。

  他在廈大一待就是30多年。2018年底,他首發《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一書,通過30年來寫給美國家人朋友的信件,記錄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

  創校伊始,陳嘉庚先生希望廈大成為一所“世界之大學”。抗戰時期,薩本棟校長臨危受命,帶領全體師生將學校遷往閩西長汀,烽火中堅持辦學,成為外國專家眼中“加爾各答以東最完善的大學”。

  新中國成立初期,廈大華僑函授部成立,它是我國高校最早設立的海外教育機構之一。

  在廈門大學的高爾夫球課上,副教授顏六億(前左一)在教學生練習發球。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目前,廈大有1900餘名外國留學生及台港澳地區學生。來自英國倫敦的留學生王劭侯説,廈大的學習環境近乎完美,“老師認真負責,像父母一樣照顧我們”;在廈大學習海洋事務專業的孟加拉國留學生張世表示,畢業後,希望用所學知識,架起中國與孟加拉國海洋研究的“橋樑”……

  截至2020年底,廈大已與全球257所高校建立了夥伴關係,還發起“全球八校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參與10多個多邊合作平台。

  廈大校友總會秘書長曾國斌介紹,如今分佈在世界各地的40多萬廈大校友,正努力把“嘉庚精神”傳揚到海內外。

  張彥表示,“十四五”是廈大全面開啓新百年建設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未來,廈大將鞏固傳統學科優勢,以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建設為引領,瞄準世界一流,彰顯中國特色,“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

  總策劃:趙丹平 顧錢江

  監製:閔捷

  統籌:衞鐵民 劉愷 康淼

  記者:許雪毅 付敏 鄧倩倩

  編輯:王垚

  新華社對外部、新華社福建分社 聯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