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9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個“八小時工作制案”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綜合

在廣州濱江西路、解放大橋西側,一棟白色的四層小樓靜靜矗立在珠江南岸。而99年前的那個“五一”勞動節,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共產黨發起並在這裏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以下簡稱“一勞大”),通過了影響深遠的“八小時工作制案”等重要決議。

“一勞大”舊址由前後兩幢建築組成,面向珠江的西式樓房是當年廣東機器工會會所,會所後面的大禮堂就是召開“一勞大”的會場,是中式磚木結構建築,由倉庫改建而成。

舊址保存完好,站在能容納幾百人的禮堂裏,彷彿仍能感受到當年會議舉辦的熱烈場面:

“中央懸掛一大面紅旗,兩旁有大紅橫幅一張,左邊書着‘世界勞動者及被壓迫的民族聯合起來呵’,右邊書着‘打破軍閥主義打破帝國主義打破資本主義’。堂中懸掛一大紅星及小紅旗無數……”當時的一篇新聞報道,生動地描述了會場的場景。

“一勞大”的召開無疑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重要事件,廣州市總工會工運史研究者張敏説,“大會第一次實現了全國工會和有組織工人的團結與聯合,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全國工人運動的領導地位。”

廣州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工人組織的最早誕生地之一,1922年,工人運動風起雲湧。那年年初,香港海員大罷工取得勝利,極大鼓舞了工人階級的鬥爭信心。但是當時全國還沒有統一的工人團體,各地罷工處於分散的狀態。中國共產黨通過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向全國各工團發出了在廣州召開“一勞大”的通告。

“選在廣州舉行,一是因為當時廣州的政治氛圍相對比較寬鬆,孫中山對工人運動持支持態度;同時,廣州鄰近香港,海員大罷工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張敏説。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根據“不分何黨何派,只要是工會便邀其參加”的原則發出倡議,得到了全國工人團體的熱烈響應。

1922年5月1日,代表全國12個城市、110多個工會、34萬多名有組織工人的173名代表齊聚廣州,在廣州市立第一公園召開慶祝“五一”勞動節大會。當天晚上,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東機器工會禮堂開幕。

“一勞大”舉行了6天。大會通過的10項決議案,包括“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等對此後風起雲湧的中國工人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大會還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之前,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總通訊機關,並負責召集全國第二次勞動大會。這次大會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新局面,中國的工人運動從此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車曉蕙 鄧瑞璇

編輯 趙悦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