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華盛頓不應從尼克松外交遺產中倒退

社評:華盛頓不應從尼克松外交遺產中倒退

今年是尼克松訪華50週年。

1972年2月21日—28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兩國領導人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這次訪問結束了兩個大國的長期隔絕狀態,更為7年後中美正式建交鋪平了道路,也被尼克松本人稱為“改變世界的一週”。

此後50年,中美關係雖然歷經風雨但保持了總體穩定,成就了兩個大國長達半個世紀的互利共贏。在錯綜複雜的互動、博弈和鬥爭中,雙方的合作一直在拓展深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又十分可觀的綜合紅利,這是50年來中美關係的主流。

50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中美關係向何處去?是像美國一些人鼓吹的“脱鈎”對抗?還是像尼克松訪華那樣順應潮流加強合作?這個時候回望尼克松訪華,更有一份特殊的現實意義。

尼克松訪華最大的成功在於,兩個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歷史文化上都有明顯差異和分歧的大國實現了和平共處,並因此喚醒了中美之間巨大的互惠合作需求。正如尼克松啓程前在白宮南草坪上發表的著名演説所言:我們首先要承認中美之間有巨大分歧,但我們不必成為戰爭中的敵人。

帶着強硬反共標籤的尼克松總統跨越了太平洋,逾越了橫亙在中美之間的心理及政治鴻溝,為中美關係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他因此成為美國曆史上少有的極富戰略眼光的政治家之一。

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説法,認為是當時雙方共同的敵人——蘇聯促使中美走到了一起,而現在因為沒有了一個共同敵人,於是中美就開始交惡。這或許可以解釋尼克松訪華的直接動機,但無法解釋中美關係50年來全面而飛速的發展,無法解釋中美一旦破冰之後所持續爆發出的驚人生機和活力,這些都不可能是所謂的“敵人”就推動得起來的。時代的潮流以其更深沉磅礴的力量,將中美兩國推到了今天的位置。

今天的美國,和50年前有不少相似之處:深陷週期性的困惑和焦慮,社會分化政治對立,麥卡錫的陰魂在墳墓裏躺了半個多世紀之後,又爬了出來,這次它盯上了中國。美國政治精英的對華偏見和敵意回潮了,並且變得日益危險。他們在刻意加劇美國社會對中國的誤解,甚至宣揚尼克松訪華並非“天才的一擊”,而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戰略失誤之一”,美國成為“被玩弄並養大老虎的傻瓜”。當年反對尼克松的老頑固們彷彿紛紛復活了,歷史和美國兜了一個大圈子。

必須要説,對華“破冰”,並非尼克松“親華”,更不是美國對中國的恩賜,它是美國在當時歷史環境下的現實選擇,這一事件看似偶然,卻有歷史的必然性。當時的美國對外深陷越戰,又被美蘇爭霸嚴重拖累,內部民權運動高漲,社會撕裂近乎“內戰”邊緣,在這樣的背景下,尼克松認識到世界多極化、不追求美國無限霸權的現實性和重要性,這是極富遠見的。事實也證明,與中國緩和關係成為撬動華盛頓外交困局裏最重要的“活子”,美國更是從尼克松的政策以及隨後數十年來美中接觸中獲得了巨大利益。

顯然,今天美國的一些反華政客,並沒有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也缺乏尼克松對時代趨勢的洞察力和把握能力。他們將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甚至“假想敵”進行全方位的遏制,顯然其對華認知出了嚴重的偏差。他們大概忘了,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中國都沒有在美國的全面遏制和打壓下屈服,今天又怎麼可能在原則立場和核心利益上妥協退讓?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去改變誰、取代誰、威脅誰,而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豈是誰的“遏制打壓”就能夠阻擋的?

新中國成立後,“不適應”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美國的對華交往鴻溝,但尼克松那一代人跨越了過去;如今,美國再次對中國感到“不適應”,華盛頓需要重新認識再出發。在這一過程中,華盛頓不應從尼克松的對華外交遺產中倒退,而應迴歸理性務實的對華認知,真正放下打壓遏制中國的執念。唯其如此,美國才能找到與中國“正確的相處之道”,讓中美關係重回正軌,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繁榮。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華盛頓不應從尼克松外交遺產中倒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4 字。

轉載請註明: 社評:華盛頓不應從尼克松外交遺產中倒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