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這十年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哪些成就?環境部部長用這6張照片講述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上介紹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海報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黃潤秋舉了故宮星軌圖、白洋淀水質改善,青島靈山灣等多個實例,來介紹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效。在談到一些環境質量的具體數據時,他也是如數家珍。

中國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

黃潤秋在會上曬出了一張以故宮午門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軌圖,夜空中繁星閃爍,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明亮的星軌。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要拍出這樣的照片,一定要空氣質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所以,這張圖是北京這些年空氣質量改善的一個真實寫照。”黃潤秋説,從數據上來看,2013年北京的PM2.5是89.5微克/立方米。2021年是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2/3。北京的重污染天數也從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2天。所以説,從“APEC藍”,到“閲兵藍”到今年的“冬奧藍”,如今藍天白雲在北京幾乎是常態,不再是奢侈品。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北京的變化只是我們國家空氣質量變化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各地,這十年空氣質量都顯著改善。十年來,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6%,也超過一半,重污染天數減少了8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了51%。我國是第一個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被譽為全球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

從全國範圍來看,空氣質量指標PM2.5全國的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進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歷史性達到了世衞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優良天數比率去年達到了87.5%,比2015年增長了6.3個百分點,中國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根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2013年到2020年這7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幅度相當於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啓動實施以來30多年的改善幅度。

過去十年我國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

過去十年我國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各地也湧現出了一大批水污染治理的典型。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黃潤秋以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為例,白洋淀水質過去長期是劣V類,雄安新區設立以後,河北省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2021年,白洋淀澱區以及入澱河流水質全部達到III類標準,實現了從劣V類到III類的跨越性突破。

“大家可以看看這幅圖,不管是水質也好,湖岸的生態景觀也好,白洋淀成為一道人水和諧的亮麗風景線。白洋淀裏多年沒有見到的鰟鮍魚等一些土著魚類也在逐漸得到恢復,野生鳥類增加到237種,魚蝦成羣、水鳥翔集的生態美景再次顯現,華北平原的明珠重放異彩。”

進入新發展階段,生態環境部將着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水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轉變,尤其是加大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力度,補齊短板、提高質效,不斷把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向深入,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摸清家底,完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土壤是萬物之本、生命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進淨土保衞戰,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土壤污染風險得到了基本管控。

黃潤秋提到,上海的桃浦工業區是1954年建成的一個化學工業區,曾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很重,這些年對騰退的污染地塊進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復,這個園區現在已經成為市中心很漂亮的綠地了,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成為上海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生態修復的標杆。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完成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建成涵蓋8萬個點位的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實現了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我國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基礎性法律。

“十三五”以來,生態環境部首先在強化源頭預防方面,聯合相關部門持續開展了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將1.8萬多家企業納入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依法依規對全國4萬多個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累計將1500多個地塊列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嚴格准入管理,沒有達到風險管控、修復目標的不得作為“一住兩公”用地。

彩䴉、長臂猿等瀕危物種數量不斷擴大

過去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彩䴉再次出現,海南的長臂猿也迎來了新的成員,“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衞矛也再次被發現,112種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了野外迴歸,它們種羣都在不斷地擴大。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黃潤秋介紹,這十年是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有效鞏固的十年。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穩步推進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試點,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瀕危物種的拯救工程,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我們制修訂了生物安全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濕地保護法等20多部法律法規,生態保護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在制度舉措方面,我們首創設立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把超過25%的國土面積劃為生態保護紅線。我們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式設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羣。”黃潤秋説,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得到了初步恢復,洞庭湖2021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物種比2018年增加了30種。

這十年,我國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尺度進入最嚴時期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些企業利用暗管,從地下向江裏排污,一般情況是很難發現的,但是在我們的紅外成像儀下,無處遁形、暴露無遺,這些企業得到了應有的嚴肅懲處。”

攝影/中國環境報 鄧佳

黃潤秋介紹,在執法過程中,生態環境部門充分運用了現代遙感、大數據這樣一些現代信息科技手段,以及走航車、無人機、無人船這樣一些現代化執法裝備,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的問題發現機制,精準識別問題和線索,大大提高了對惡意排污行為的發現能力。

這十年,我國生態環境法律和制度建設進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監管執法尺度最嚴的時期。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和制度體系,推進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同時加大對企業的指導幫扶力度,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