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財評:如何變廢為寶,這一意見給出明確答案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到2025年,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基本建立,建成綠色分揀中心1000個以上;廢鋼鐵、廢銅等9種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到4.5億噸;60個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發佈《關於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六大項16條措施,為我國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提出了總要求和“路線圖”。

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和居民消費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廢舊物資。以我國14億多人口和超1.5億户市場主體的體量計算,每年產生的廢舊物資數量非常巨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過去艱苦歲月如此,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珍惜物力的好習慣依然需要保持。尤為重要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我國提出碳達峯碳中和任務目標的當下,做好對廢舊物資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有助於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廢舊物資不僅數量巨大,而且涉及範圍廣。以往很多廢舊物資被作為廢品垃圾處理,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因為與真正的垃圾混雜在一起,導致部分廢舊物資被“污染”,失去了重複利用的價值;另一方面,普通的垃圾廢品處理機構和人員,並不完全具備專業的廢舊物資處置能力,無法在分揀處理過程中,做到安全徹底,導致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難以達到充分高效。針對此,《意見》提出,要合理佈局廢舊物資回收站點,加強廢舊物資分揀中心規範建設,推動廢舊物資回收專業化,同時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集聚化發展,提高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技術水平。通過整合資源,科學佈局,加強專業化規模化,使整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系統的運轉效能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有助於提升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作為人口和製造業規模均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我國人均自然資源的擁有量卻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既是“發展大國”又是“資源小國”的客觀情況,要求我們在資源利用方面不能大手大腳,必須做到物盡其用、精打細算、減少浪費。例如,據統計我國每年都會產生近300萬輛廢舊共享單車,如果這些廢舊單車能回收再利用,將至少減少鋁土礦開採11萬噸,減少植被破壞17萬平方米,減少碳排放58萬噸。通過充分挖掘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的潛力,可以節約大量資源,緩解我國資源類產品供應鏈產業鏈面臨的壓力,對提升我國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意義重大。

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離不開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意見》提出,通過加強要素保障、加大投資財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完善統計體系,以及豐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和完善二手商品交易管理制度,推進再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意見》強調,要提升廢舊物資回收行業信息化水平。通過引入先進科技,讓廢舊物資回收更加有序、精準、高效。如此“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緊密結合,協調合作,將更好地完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政策保障體系。

任務艱鉅,前景光明。只要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腳踏實地、科學研判、認真落實,就一定能早日將我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好,為全面提升全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提供強大動力。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