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 | 別帶歪了紅色教育
編輯 | 武雯婧
橫幅一拉、姿勢一擺、照片一發。
以往參加低價團才能獲得的體驗,如今精準嫁接在紅色教育培訓上。
近年來,各種紅色教育搭上“紅色旅遊”的快車,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地盛行。
開展紅色教育,本意是利用“紅色文化”引領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然而,紅色教育繁榮發展的同時,瑕疵也不少:相關機構扎堆湧現、魚龍混雜;一些服務走形變樣,亂穿紅軍服、亂用旗幟等不嚴肅現象不時發生。
重形式、輕教育傾向明顯,甚至有的紅色教育搞成了購物一日遊。
據天眼查顯示,我國目前共有4000多家紅色教育相關企業。而受制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行業正呈粗放化、無序化方向發展。
“權威認證”真假難辨
在百度上搜索“幹部培訓”“紅色文化”等關鍵詞,排名靠前的是各類廣告頁面。
打開頁面,“正規機構、權威認證、實力強、品牌大”等內容撲面而來,看起來十分官方。
有的機構自稱得到所在地政府的批准;有的還會給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發去帶公章的邀請函,讓人難辨真假。
選學菜單可加景點購物
江蘇多家紅培機構的負責人説,目前參加紅色教育的多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按照嚴禁公款旅遊的紀律要求,紅色教育培訓是不允許組織前往旅遊景點購物的。
但一些培訓機構,尤其是曾有旅行社背景的,會變相帶學員去旅遊景點,帶隊導遊還會組織旅遊購物,從中提成。
“旱澇不均”引發惡性競爭
隨着紅色教育基地不斷湧現,旱澇不均的現象開始出現。知名紅色教育基地供不應求,提前預約都有難度,名氣小的則“門前冷落車馬稀”。
一些地方的紅色教育基地尚未形成整體效益,各説各話。即使是同一主題的紅色資源,也是各地挖掘亮點,各自為政,導致“有點沒線,有線沒面”。
缺乏聯動也引發了惡性競爭的苗頭,比如,長征橫跨十幾個省份,多省份圍繞長征精神建設了多個紅色教育基地,一些地方為了自身發展,過分拔高自己所在地在長征中的地位;還有一些地方用財力拼地位,多出錢、多建場館,以此誇大當地的革命貢獻。
各方力量,尤其是企業能主動投身紅色教育領域本是好事。
但是,相較其他旅遊團建,紅色教育承載着不一般的教育功能,該嚴謹要嚴謹、該莊重要莊重、該深刻要深刻。
如果標榜“紅色文化”,內容還是觀光購物,號稱“官方認證”,卻連黨史軍史常識都出錯,豈非成了掛羊頭賣狗肉?這種做法除了路徑依賴、水平不夠,根本上還是缺乏對歷史的基本敬畏,把嚴肅教育當成了賺快錢的工具。
紅色教育,關鍵在教育。
“到此一遊”式的看一看,走一走,停留在擺造型、發微信、搶購物,不僅會讓教育大打折扣,更會讓紅色教育失去“本色”。
要知道,紅色資源既包含了戰火紛飛年代的歷史遺存,也包含了革命先輩和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蹟,更包含了催人奮進的精神能量,使紅色教育有了真實可信的素材,生動活潑的案例,是紅色教育的“源頭”和“活水”。
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假如我們對歷史失去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那麼入腦入心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從這個意義來説,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紅色教育亟需正本清源,不良風氣必須緊急剎車。
參考 | 半月談、北京日報
圖源 | 網絡
來源:人民日報數字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