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期間返鄉和外出要注意什麼?權威解答來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處於高位運行,新型變異株不斷出現,我國持續面臨較大的疫情輸入壓力。2022年元旦和春節(以下簡稱“兩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加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為做好“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兩節”期間,返鄉和外出的居民應注意什麼?個人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健康碼“變黃”對出行有何影響?相關專家進行權威解答。

返鄉和外出的居民應注意哪些防控要求?

專家提示,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和社會經濟狀況不同,疫情形勢、傳播風險和防控重點存在差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當地疫情形勢和實際情況,按照科學精準防控要求制定轄區內的人員出行要求並對外發布。“兩節”期間,個人要關注出行要求,自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如果一個居民所在的縣(市、區、旗)發生疫情,那麼他能否外出?

發生本地疫情後,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落實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區防控等要求。

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人員確需出行的,經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批准,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當地聯防聯控機制要公佈審批要求和流程。

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無疫情縣(市、區、旗)人員能否出行?

發生本地疫情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按照要求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等工作;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可以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旗)嗎?

為防範感染風險,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已經前往的人員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確需前往的人員,按照當地有關防控政策和規定執行。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已經前往的人員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高風險崗位人員出行會受到限制嗎?

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對口岸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口冷鏈食品加工企業等的高風險崗位人員登記造冊,工作期間嚴格落實規範防護、閉環管理、高頻次核酸檢測等措施。

“兩節”期間,高風險崗位人員應儘量避免出行,確需出行應向所在單位報備,滿足脱離工作崗位14天以上、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條件。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還能出行嗎?

出行前,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暫時中止出行計劃,避免旅途勞累症狀加重,並及時就醫,待康復後再安排出行。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健康碼變成“黃碼”,對出行有哪些影響?

健康碼“黃碼”人員應履行個人防控責任和義務,主動配合當地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避免外出。在健康碼由“黃碼”轉為“綠碼”且無異常症狀後,可正常出行。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寒假結束或春節後,對於高校學生返校或務工人員返崗有什麼具體安排和要求?

為降低疫情發生風險,避免集中返校返崗時人員聚集,提倡高校或企業安排錯峯返校返崗;並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或務工人員返校或返崗時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能否組織宴會等聚集性活動?規模是否要有所限制?

近期,部分地方發生本地疫情後,通過聚餐、婚宴、喪事等人羣聚集活動,引起疫情的快速傳播和擴散。

為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兩節”期間應嚴控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儘量不舉辦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儘可能縮小活動規模。自行舉辦5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屬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落實疫情防控規定。抵邊鄉鎮避免舉行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

個人應注意哪些防護措施?

節假日期間,公眾應加強自我防護,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場所以及人羣聚集的室外場所全程規範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嚴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羣,應儘量減少去人羣聚集場所。

新華社記者沐鐵城、徐鵬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2 字。

轉載請註明: “兩節”期間返鄉和外出要注意什麼?權威解答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