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黃河邊, 一點一滴“摳”出黃河原水
泡在黃河裏,白廟供水公司原水廠職工清理淤泥
自來水並非自來,對白廟供水公司原水廠的員工來説,一點一滴都是從黃河裏“摳”出來的。受“7·20”暴雨影響,從7月22日起,為保障市民供水,鄭州自來水公司緊急啓動黃河備用水源,白廟供水公司原水廠搶修人員連續十幾天泡在黃河水裏,用責任和擔當打通鄭州北區供水生命線。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寧琳 文/圖
保障北區供水,緊急啓動備用水源
7月20日的那場特大暴雨餘威猶在,南水北調水源供應尚未完全恢復正常。白廟供水公司經理朱培珊,主管該公司的供水廠和原水廠,從暴雨過後,他時刻關注黃河水位,作為備用水源的黃河水成為近段北區供水的主力軍。
“這泥比前一段少多了。”9月1日,鄭州中到大雨,走在黃河邊讓人膽戰心驚,朱培珊挽着褲腿打着傘,輕車熟路地穿過雜草叢生的羊腸小路,邁過用鐵絲捆綁的石塊,巡查兩個臨時取水點。今年58歲的朱培珊從參加工作時起,一直與黃河水打交道,是行業內當之無愧的制水專家。
7月21日凌晨3時,白廟供水公司供水廠接南水北調相關部門通知受暴雨影響暫停原水供應,白廟供水公司供水廠停產。為保市民供水,鄭州自來水公司要求緊急啓用黃河水源,為白廟供水公司供水廠和橋南水廠提供原水供應。從那天起,黃河岸邊就成了朱培珊的主戰場。
原水即將斷供,驚心動魄搶險144小時
7月28日,位於花園口的黃河水位迅速下降,進水閘口的進水量約每小時3000立方米,而用水量每小時達11000立方米,白廟供水公司供水廠和原水廠面臨原水斷供險情!
險情就是命令,保取水就是責任!當天午時,白廟供水公司應對方案緊急出爐,其中包括加裝臨時取水點、疏通黃河進水閘洞及原水廠進水閘洞。
8月1日,調蓄池水位急劇下降,不足兩個供水廠一天的供水量,意味着惠濟區、金水區大部分區域隨時面臨停水危機!當夜,在茫茫黃河灘,臨時泵站取水工程緊鑼密鼓的施工;在淤堵嚴重的進水口,十幾條漢子用人力一點點疏挖。那一夜,朱培珊的心快懸在了嗓子眼上!
8月2日一大早,經過徹夜奮戰,應急取水點順利啓用,進水口清淤順利完成,黃河進水閘口進水瞬間流量每小時超10000立方米,進出水首次出現平衡!至此,取水搶險工作經歷驚心動魄的144小時,險情基本得到緩解。
一點一滴,“摳”出黃河原水
一天多趟,在幾米深的進水閘口,一點一點摳出堵塞的細碎雜物,空間逼仄、工作繁瑣,李鋒沒有絲毫怨言,他曾鎮守祖國邊防,退伍後長期堅守在公司條件最艱苦的水廠進水閘口。
連續十幾天泡在黃河水裏的清淤經歷,李鋒説,工作難度、工作量都達到了人體的極限!
搶險期間,年近50歲的李鋒,和10多名搶險骨幹一起負責清理兩個進水閘洞。兩個閘洞長37米、寬3~4米,無法機器清淤,只能靠人工用水槍衝。
白廟供水公司原水廠行政部經理張睿介紹,由於作為備用水源,兩個閘洞十幾年只用一個,另一個閘洞帶閘門被沉澱下來的淤泥封死,而且淤積非常瓷實,“高壓水槍滋一下,連個水坑都沒有”。
白天閘洞內臭味撲鼻、濕冷難耐,洞外驕陽似火,可謂冰火兩重天;下午5點以後,泡在水裏凍得打哆嗦,每20分鐘就必須換人。李鋒説:“夜裏最艱難,人在水裏,身上趴滿了蚊蟲,趕都沒法趕;洞內黑燈瞎火,全靠手摸才知道方位。”就這樣,這羣鐵打的漢子硬是用毅力一點一點“摳”出洞口,引來水源!
取水搶險的大幕已緩緩落下,但搶險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白廟供水公司原水廠突擊隊員風餐露宿、吃苦耐勞、能打硬仗的“高大”身影體現了大水源精神!為保市民正常供水,供水人所付出的這一切,都值得被尊敬、被記憶!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