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崔元苑)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關於冷鏈食品的消毒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指出,消毒是把病毒滅活,滅活以後核酸可能仍然存在,做核酸檢測時仍然有可能陽性。而且,消毒是針對食品包裝表面,主要是預防在流通環節可能面臨的接觸感染的風險。
張流波表示:“我們發現冷鏈食品的包裝和疫情有比較大的關聯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及時發佈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這個技術性文件對於常温情況下對低温冷鏈食品包裝表面的消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們正在加緊研究對低温冷庫裏面的食品表面進行消毒的相關技術方法。”
關於食品消毒後是不是能夠直接食用,張流波回應稱,第一,消毒是針對食品包裝表面,主要是預防在流通環節可能面臨的接觸感染的風險。第二,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第三,消毒是把病毒滅活,滅活以後核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做核酸檢測時仍然有可能陽性,所以碰到消毒後的核酸陽性不要過度緊張,因為消毒能夠滅活病毒,但並不是破壞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