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後,這才明白,柴進看不起他的真正原因
“人分三六九等,貨分高低貴賤”,這是一句不正確,但很現實的話
。《水滸傳》梁山大聚義後,雖然嘴上説“八方共域,異姓一家”,不管“帝子神孫”還是“三教九流”,都一般的哥弟稱呼,但階層差別,卻並沒因為稱呼的改變而徹底消失:
賊人出身的鼓上蚤時遷,即使功勞再大,再無可替代,也只能活着備受歧視,死了被人無視;富豪出身的撲天雕李應,就是即使寸功不立,終日划水,還能備受尊敬,躺贏全書
!
而大聚義之前,梁山眾好漢的差異更加明顯,比如説草根出身的武松,雖然威如天神,凜凜一軀,但當年寄居在柴進家時,竟然也會被出身高貴的柴進看不起!
有人説柴進當年看不起武松,是因為武松脾氣不好,在他家裏鬧事,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景陽岡打虎成名之後,武松終於明白了,當時柴進輕視自己的真正原因
!
一、客居柴進莊上,武松受到輕視
剛出場時,武松的處境可謂“虎落平陽”,犯了官司潛逃在外,寄居在小旋風柴進莊上,害了瘧疾也無人照拂,大冬天的,一個人窩在走廊上守着一鐵鍁的炭火取暖!宋江踢翻他的鐵鍁,將炭火掀了他一臉,武松以為是莊客故意消遣他,一把抓住宋江就要揍。
柴進前來攔架,一肚子窩囊氣的武松夾槍帶棒,含沙射影,假借讚揚宋江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是個“真大丈夫”,內涵柴進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假仁假義,是個“假大丈夫
”!
這時畫外音出來解釋了,説武松當初投奔柴進時,柴進也曾一般接納管待,只因武松有次吃了酒,下拳打了怠慢他的莊客,因此滿莊的莊客沒一個人説他的好,還去柴進那裏搬弄是非,搞得柴進也對武松十分冷落。於是便有人因此得出結論,柴進之所以看不起武松,都是因為武松的暴脾氣!
誠然,武松脾氣是烈,他曾對嫂子親口承認“家兄從來本分,不似武二撒潑”,但脾氣烈也不代表他是蠻不講理之人!
退一步説,如果他在柴進莊上能夠做小伏低,一點不招惹是非,就能得到柴進的青眼了嗎?
如果你真這麼想,那就太天真了,即便武松在柴進莊上逆來順受、唾面自乾,
他也只能做柴進的三等客人
!
二、柴進家的三等客人
柴進雖然有“現世孟嘗君”的美譽,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凡有投奔他的人無有不納,但投奔他的人在他那裏也分三六九等
。這第一等的客人,便是宋江這樣可以跟他齊名的頂流好漢,石將軍石勇就説了,這遍江湖之上,只有他柴大官人和宋押司是天上的雲,“其餘的都把來做腳底下的泥”,宋江來他莊上做客,柴進便滑跪迎接,殺豬宰羊,設下大宴,再三把盞!
這第二等的,便是林沖這樣在江湖小有名氣的客人,林沖刺配滄州,路過柴進的莊上,柴進是滾鞍下馬,拱手相迎,殺羊設酒!
至於武松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來到柴進莊上時,卻只能享受第三等待遇,那便是一盤肉、一盤餅、一壺酒
……
名門豪僕都是一雙富貴眼睛,慣會拜高踩低、看人下菜碟,林沖來到柴進莊上,莊客不知林沖的名氣,輕視林沖,虧得柴進一力彈壓,幾次大罵“村夫不知高下”,他們才收拾了自己的嘴臉,
而他們見武松一無所有,寄居在他們莊上,柴進對他也不如何愛重,自然會怠慢輕視,武松又是敏感剛烈之人,久而久之,齟齬必生
!
也就是説認為“武松脾氣不好,得罪莊客,導致被柴進輕視”整個邏輯是錯的,事情的真相是:
武松被柴進輕視,莊客才敢怠慢武松,武松因此跟莊客起爭執,莊客搬口,柴進更加輕視武松
!那麼以武松的條件,柴進為何會看不上他呢?景陽岡打虎之後,武松才明白真正的原因!
三、打虎成名,武松豁然開朗
景陽岡打虎之後,武松享受到了這輩子沒享受過的待遇,財主富户們殺羊挑酒,輪番款待,給他掛上緞疋花紅,抬他遊街;整個縣的老百姓都轟動了,紛紛簞食壺漿,湧往縣城,圍觀打虎英雄;就連陽穀縣的縣令也對他倍加推崇,當機立斷,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都頭!
這時武松才豁然開朗:哦!想讓別人尊他敬他,另眼看他,不是被輕視後起爭執,而是事先就得讓人知道自己有多大本領
!
宋江一見武松,為啥會對他殷勤備至,稱兄道弟?因為宋江一眼就看出武松有一身驚人本領,是個潛力股,但並不是每個人的眼光,都如宋江一般毒辣
!跟在底層摸爬滾打混出來的宋江相比,柴進就是個天真寬厚的富家子弟,看不出武松有何特異之處,被莊客搬弄口舌之後,在他眼裏武松更淪為了一個爭酒爭食的一個粗蠢大漢,沒把他攆出去,已經是小旋風仁義了!
想讓別人不敢輕視,就得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大本領,顯然梁山不少好漢都懂得這個道理。花榮初上梁山之時,晁蓋不信他有百步穿楊之能,花榮尋思,若不顯些本事,日後眾人怎能敬伏?
見天上有一行大雁飛過,花榮彎弓搭箭,指着雁行説要射在第三隻大雁的頭上,箭發之後,第三頭大雁果然應聲落地,待小嘍囉下山撿來大雁一看,真真正中頭顱!
自此晁蓋和眾頭領無一不對欽敬花榮,回廳上排座次,直接就讓花榮做了新來的眾頭領之首!
打虎之後,武松不論走到哪裏,都會把這個事蹟放在嘴邊,就是因為這事就是自己本領的最佳證明和贏得尊重的最快捷方式
:敢小瞧我武二,是你的拳頭硬?還是武二的拳頭硬?是你的骨頭硬?還是老虎的骨頭硬
?也就是因為打虎事蹟,武松被書裏書外的百姓都奉作神明,假扮行者路過孔家莊時,十里八村的百姓聽説打虎的好漢來了,沒人在乎他剛犯了二十多條人命官司,紛紛前來謁拜,這可是其他一百零七個好漢都沒有的待遇!
而受到質疑之後,武松也不會像之前一樣,氣急敗壞的跟人起爭執,比如説剛刺配到孟州,施恩覺得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對付不了蔣門神,武松不慌不忙,來到天王堂門口,指着地上的大石墩問施恩,你覺得這石墩能有多重?施恩説怕得有三五百斤重!
武松輕輕一提,便把那三五百斤的大石墩抱將起來,雙手一撇,地下就被他打出一個一尺來多的深坑!被他神威
如此
震懾,施恩怎會不對他如生身爺孃般孝敬
?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人性本就如此,控訴爭執,徒勞無益,如果勘不破、跳不出,被這等俗人俗事困擾,就要知道終極解決方案,那就是:
別人會不會敬你,是別人的修養;能不能讓別人敬你,靠自己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