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000 元自組電助力買菜車 工作日通勤 60 公里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綜合

我作為貧窮的 140 斤體重的騎行愛好者,在沒有成熟配置表的情況下,較為成功地組裝了這輛同齡騎友説醜、大叔大媽説好看、造價三千元左右、通勤省力、偶爾載老婆去買菜的電助力自行車。下面就從需求、選品、組裝、完善、教訓這 5 個方面來分享我的買菜車。

▲自組電助力自行車定妝照
▲騎了一年多,請忽略不堪入目的泥灰
▲用來上下班,騎行了一年多

需求

1、主要在廣州市內通勤,偶爾載老婆去買菜。

2、價格在 3000 元左右,太貴的話還不如買個正經的純電動車。

3、低調,要有真買菜車的感覺。目前市面上的大多廉價電助力自行車太殺馬特、太標新立異、電池不夠隱形。

選品

需求有了,接下來選擇合適的配件。但選品花的時間和精力特別大,很考驗我個人的整合能力,和配件的兼容問題。

▲選品腦圖

首先是自行車的種類,因為要載人,所以首選旅行車、山地車和通勤車。最終選擇旅行車,是因為後下叉(C/S)比較長,踩踏的時候,避免前座馬伕的腳後跟碰到後座老婆的前腳掌。

至於電助力套件,本來先考慮的是八方中置電機,但是不包括電池,一套 250W 的配置就要近 2000 元,這樣預算就嚴重超支了。如果選擇了後置電機,電機的軸心半徑比較寬,無法兼容後貨架和後腳蹬。可能會有挑刺的同學説,旅行車不是有貨架安裝孔嗎?但是我看着一般旅行車的後貨架安裝孔,要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我很不放心。最讓我放心的是開朗(LKLM)的車架承重設計。

▲一般旅行車的後貨架安裝孔,和開朗的後貨架安裝孔

可問題是,開朗沒有一個車架整體讓我滿意,26 寸輪組車架的後下叉(C/S)長度較短,而 700C 輪組前叉沒有 V 剎安裝孔。我之所以對前叉 V 剎柱有執念,是因為要安裝同齡騎友巨討厭的車頭籃,在裏面隱藏電池。

▲開朗車架尺寸圖

最終選擇了前驅力矩電助力方案,載重起步、還有上坡的情況下,力矩助力可比速度助力香太多了。之前騎過米家騎記的電助力自行車,後下叉力矩傳感,騎過之後就回不去了。可惜這輛車已經停產,裏面用的不少也是非標件,不建議再入手。

電助力套件是從一個珠海的極客玩家那裏入手的,裏面的電機、控制器、力矩牙盤和儀表是他自己整合調試出來的。老實説,相對八方這種品牌廠,個人賣家自己整合的產品套件我不是很放心,儘管他用的是可靠性不錯的愛克瑪(AKM)電機。還好他個人在騎友圈子裏的口碑不錯,後面相處下來發現他是比較靠譜的。
▲請忽略上面的泥灰。明明加了擋泥板,雨天也不騎行,不知為何還是佈滿泥灰

選擇碟剎是為了更好地隱藏電機,同時對車圈偏擺的要求相對 V 剎低,後面的使用過程中,證明我不應該買廉價的編圈工具回來自己調圈的。至於其他配件的的選擇,我實名感謝 77bike,雖説是摺疊車論壇,但是知識儲備豐富。甚至有大神分享實用的軟件,靠軟件來確定自己需要什麼規格的牙盤片和飛輪,可以計算出要買多長的輻條。

▲輻條長度計算器 / BicycleCalculator 自行車速比計算器

組裝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兼容問題還是遇到了,甚至只能拿出電鑽自己動手改零件。

首選遇到的是馬拉松 700C 38C 外胎和車架不兼容,最大支持 32C 的外胎。然而之前就問了車架的客服,他説最大支持 1.75 寸的外胎,應該説的是 26 寸 1.75 寸外胎吧。

最大的問題是前驅電機的碟片安裝後,BB5 夾器會剮蹭到輻條,換了禧瑪諾的夾器也沒有解決問題,應該是電機的碟片安裝位過薄,只能加個碟剎盤墊片。但問題又來了,加了墊片後,碟片固定螺絲又剮蹭到了電機的電線。唯有拿出電鑽,把電機和前叉之間的墊片割開一邊,讓電線留出空間。

▲碟片墊圈 / 切割電機墊圈 / 電機、前叉和碟剎的兼容問題

剩下的組裝過程就順利多了,得到了最初的版本。

▲剛開始的狀態

完善

1、調整助力

組裝好下地,第一步就是需要試騎一段路,我感覺助力程度太高了,即使最小飛都有踏空感。所以和電助力套件的賣家借了這個設定器,在他的遠程指導下,把助力程度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感覺。

▲用設定器調節助力參數

2、車頭籃

用電鑽稍微改裝下車頭籃,把電池和控制器放在電池掛包裏,掛在車頭籃前部。但這就造成一個問題,重心在前面,導致騎行的時候,車頭不穩,於是買了個大點的車頭籃,把電池掛在後面。

但是騎了兩個月前貨架支撐杆斷裂,買了新的支撐杆加墊片安裝,過兩個月還是斷裂。我覺得是結構問題,於是老老實實買了個前車籃支撐杆。然而這個垃圾貨架就是不老實,這兩邊的焊接點居然斷裂了。

最近用的版本是換回原來的小車頭籃,讓電池在車頭籃底部。用綁帶捆緊,平時上面蓋着一個防水的塑料袋。至於那兩邊斷掉的焊點,就用尼龍紮帶把它綁緊。

這一番下來雖然車頭很醜,但現在的版本已經很穩固了,騎了半年沒出過什麼大問題,唯一擔心的是車被碰倒,塑料袋沒有蓋住電池,恰好又下大雨讓電器進水。

▲車頭籃和前貨架的變化

3、後座舒適度

之前兩個後坐墊,別看它們厚度高又柔軟,其實是反屁股人體工學,身體方向朝前面坐上去,10 分鐘後屁股又疼又累又麻,只能側着坐。舒適的後坐墊主要看寬度是否足夠,和厚度柔軟度無關。

▲後坐墊的變化,圖片來源於商品詳情頁

騎行坐墊也換了兩次,沒什麼好説的,只能看個人感覺,找到合適自己的。

▲騎行坐墊的變化

教訓

1、坑爹的電池

以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電池標準來衡量,即循環充電 500 次,電池容量還有 90%,那麼我可以負責任的説,市面上幾乎所有國產品牌的電動車鋰電池都是垃圾。第一塊電池使用所謂的 A 品電池,騎車上下班每天充電也不到 500 次,二擋助力續航里程從原來的 40 公里到現在的不足 30 公里。而現在的新電池是 2020 年 11 月份買的。剛開始二擋助力續航還能達到 40 公里以上,現在是 1 月份,續航已經不足 40 公里。

2、買了廉價編圈工具,又沒有輻條張力計。編出來的圈不適合高強度使用,導致後輪斷了兩次輻條。而好的編圈工具買回來,一年也用不了幾次,還佔地方。最好的做法,是買回零件自己編好輪組,然後去靠譜的單車店,給點手工費讓師傅調圈。

總的來説,經過一年多的騎行,我對這個組裝車總體是滿意的。如果需求不變,要我組第二輛,我會選彎梁車架配避震前叉。彎梁車架相對來説更加平平淡淡,選擇避震前叉,是因為時速超過 25 公里時,鋼架的濾震性在減速帶、沙井蓋、斷裂、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不值一提。

▲不斷地折騰

責任編輯:BAM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