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走進市場主體|每月一項“黑科技”,最大無煙煤基地謀求低碳轉身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綜合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video.


  面對1000℃以上的高温火焰噴吐,你敢伸手去觸摸一張薄薄的毛氈嗎?走進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記者遇到這樣一個邀請。

  一年多前,這家企業還是以“全國最大無煙煤基地”著稱的陽煤集團,曾率先建成全國首座5G煤礦;2020年10月以來,整合重組後的華陽集團瞄準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持續發力,以每月一項“黑科技”的速度,重新站上新的產業“風口”。新春伊始,記者走入華陽集團一探究竟。

  從“炭”產業到“碳”機遇

  “現在丁烷槍焰心温度超過1000℃,你把手緊貼毛氈背面,有啥感覺?”在華陽集團陽中新材公司產品展廳,公司綜合部部長温孝忠一邊拿着丁烷槍火烤一塊1釐米厚的毛氈,一邊示意記者體驗一下。

  記者把手放在毛氈背面,只感到有些温熱,再看承受火焰噴吐的一側,已經燒得通紅。

  “毛氈的秘密,在於使用了一種神奇的氣凝膠材料。”温孝忠説,氣凝膠是世界上密度最小、重量最輕的固體,看上去就像一團煙,卻是絕佳的保温隔熱材料,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展廳裏,三分之二的區域展出的都是近半年來研發的新品。

  走出展廳,一間看似“集裝箱”的氣凝膠零能耗小屋引人注目。記者實測發現,室外温度4℃下,小屋內的温度接近19℃。温孝忠説,這間小屋的外牆、玻璃、門窗都使用了氣凝膠材料,屋頂採用光伏板,地板下鋪設石墨烯發熱膜,冬暖夏涼,零碳排放。

  圖為在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的華陽集團宏廈三建公司,工作人員展示氣凝膠防火保温板的隔熱性能。

  華陽集團氣凝膠科創城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張德忠説,以氣凝膠粉體為基礎,華陽集團發力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亞洲重要的氣凝膠生產企業,並牽頭設立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氣凝膠應用技術專委會,推動傳統行業綠色轉型。

  過去70多年,陽煤集團累計產煤超過20億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供應作出貢獻。在“雙碳”目標下,低碳、減碳、零碳成為華陽集團新的使命和機遇。除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外,碳基合成、新能源蓄能、鋁鎂合金、石墨烯等多條新材料產業規模初顯,曾經的老牌煤企變身新材料領域的“新秀”。

  緊盯“研發尾部、量產首部”

  在位於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的華陽碳谷,去年10月併網的1兆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已經成為周邊“網紅”打卡地,不少新能源汽車前來體驗綠色充電。截至3月初,這套儲能系統累計充電量已近10萬千瓦時。

  “一般的充電樁相當於充電插座,這裏可以説是一個充電寶。”華陽集團新能源蓄能新材料事業部副總經理趙廣説,這套系統的核心設備就是鈉離子儲能櫃,通過集成光伏發電、飛輪儲能、電化學儲能、充電樁等多項技術,綠色電量變得可儲可控。

  做“研發尾部、量產首部”的投資者,是華陽集團搶先佈局鈉離子電池領域的關鍵之一。山西省電能服務產業協會特聘專家、華陽集團新能源蓄能新材料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張彥生説,五年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鈉離子電池碳基負極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無煙煤正是負極材料的上佳原料。

  利用豐富的無煙煤資源,華陽集團聯手中科海鈉科技公司共同推進鈉離子電池規模化應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目前,鈉離子電池2000噸正極、2000噸負極生產基地即將投產,鈉離子電芯產業化生產線正在抓緊建設。

  圖為2021年10月併網的1兆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新華社記者梁曉飛 攝

  在太原理工大學超硬材料實驗室內,煤層氣製備金剛石的研發升級如火如荼。在陽泉神堂嘴煤層氣工業園區,華陽集團煤層氣製備金剛石的培育、打磨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一邊是科研院所,一邊是市場企業,華陽集團瞄準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新技術、新項目,積極構建系統性的合作體系,為新技術提供可持續創新、可快速產業化、可持續盈利的條件,一批“黑科技”產品相繼亮相。

  走出“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怪圈

  對於傳統能源企業來説,轉型一直都是生死攸關的必答題。資源總有采完的一天,不轉型就是等死,但轉不好就是找死。

  採訪中,不少企業幹部職工坦言,對煤礦來説,不管技術如何升級,開採出來的都是經過億萬年演化形成的煤炭,但一進入新材料行業,技術日新月異,產品不斷迭代,顛覆式的技術隨時可能產生,這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説,投資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投資,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華陽確定了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等五大新材料發展方向,通過合作、合資、合夥,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圖為華陽碳谷中展出的鈉離子電池。新華社記者梁曉飛攝

  科技創新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近年來,華陽集團主動向各大院名校“掘金”,柔性引入高層次專家45人,其中院士4人,教授博導14人,形成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程中心、實驗室、研發中心等數十個創新平台。

  堅持“從0到1”的原始創新,拓展“從1到N”的應用實踐。華陽集團不斷向科技借智借力,將科研機構的硬核科技成果、企業家的成熟市場通道、投資家的雄厚資本深度融合,使企業成為技術資源的“高地”、匯聚人才的“窪地”、科技創新成果的“試驗田”,轉型之路越走越寬。

  策劃:胡清海

  統籌:劉心惠

  記者:梁曉飛、馬誌異

  編輯: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