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大選結束,巴西左右之爭更激烈?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邵世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靜】“軍事幹預!”當地時間11月2日,當巴西勞工黨領導人盧拉的支持者還沉浸在這位前總統在大選後“王者歸來”的喜悦中時,數萬現任總統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在該國至少75個城市,包括在26個州的首府以及首都巴西利亞舉行抗議。他們不承認大選結果,要求博索納羅繼續掌權,甚至呼籲軍隊接管政府。近年來,巴西社會嚴重撕裂,兩極分化趨勢不斷加劇,而今年的選舉則成為這一問題的放大鏡。其實仔細分析巴西今年的政治局勢可以發現,左翼政黨的上台並不意味着右翼力量的削弱。相反,博索納羅及其盟友在今年的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地方選舉中取得重大勝利,“朝小野大”的局面將讓巴西未來的左右之爭更加激烈。
“朝小野大”
大選的塵埃落定並未終結巴西國內的分裂。當地時間週二,博索納羅在大選後的首次公開演講中沒有承認敗選,但是授權其他官員進行權力交接。不願承認選舉結果的博索納羅支持者連續數天封鎖巴西各地道路。該國警方表示,截至週三,還有146處道路被堵。在聖保羅州米拉索爾鎮附近的一處封鎖點,一名司機開車衝入示威者人羣,造成至少7人受傷。週三,數萬名抗議者身披巴西國旗,聚集在該國各地的軍事基地外,要求軍方干預大選結果。還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提出,軍方應該控制街道並解散國會和最高法院,或者舉行新的大選。對曾經遭受軍事獨裁的國家來説,這種要求令人擔憂。
此次大選將巴西國內的深層分裂暴露無遺。“當盧拉的支持者點燃火炬喜極而泣時,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在下跪祈禱,期盼這場選舉出現奇蹟。”法新社這樣描述大選結果公佈後,兩派民眾的不同反應。民調機構Quaest的調查顯示,希望盧拉和博索納羅贏得大選的人數基本相當。政治傾向的不同讓不少巴西人和朋友、同事等發生衝突,政治暴力持續增加。有數據顯示,巴西今年第三季度共發生212起政治暴力案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0%。
這種分歧不僅存在於巴西民間,該國的立法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被割裂。雖然很多人將此次總統選舉視為盧拉和巴西左翼的勝利,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在10月30日進行的第二輪大選投票中,盧拉和博索納羅的得票率分別是50.9%與49.1%,這是巴西現代史大選中最微弱的差距。此外,在10月2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博索納羅的表現也遠好於預期。此前民調顯示,博索納羅將在第一輪投票中落後盧拉大約10個百分點,然而最終結果卻是隻落後了5個百分點。博索納羅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5800多萬張選票,比第一輪中獲得的票數多700萬張。從選票分佈上看,盧拉的票倉主要集中於巴西東北部和北部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而巴西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則是博索納羅的基本盤。這説明地理以及經濟狀況的不同,導致巴西民意出現分化。
10月2日,除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外,巴西國會眾議院席位全部改選,參議院1/3席位改選,全國所有的州長和州議會改選。博索納羅所在的自由黨贏得眾議院99個席位,比2017年還多23個,成為眾議院的第一大黨。加上盟友,博索納羅代表的右翼陣營在眾議院513個席位中佔273個席位。在參議院改選的27個席位中,自由黨贏得14席,而盧拉所在的勞工黨僅獲得8席。此外,在巴西26個州和首都巴西利亞的領導人選舉中,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在13個州取得勝利,其中包括經濟實力排名前三的聖保羅州、里約熱內盧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10月2日的獲勝者還包括巴西前衞生部長帕祖洛。他對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不力導致該國超過68萬人死亡,而這並未影響其支持率。
一位中國拉美事務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這次國會和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右翼保守勢力大大增強,巴西呈現“朝小野大”的基本態勢。《聖保羅頁報》等巴西媒體以及聖保羅英斯珀大學政治學教授梅洛等學者認為,此次選舉説明2018年博索納羅的上台並非僅僅是因為很多民眾對當時執政黨及其醜聞反感,而是有着深厚的社會基礎。這位巴西總統的“聖經、子彈和牛肉”票倉,即基督教福音派、安全強硬派和強大的農業企業部門,其力量似乎比想象的要大。有評論稱,博索納羅強化了巴西右翼,2023年的巴西國會將更加保守。“博索納羅已經拿下參議院,未來幾年我們將看到他與左翼展開激烈的意識形態之戰。”瓦加斯基金會政治學家特勞曼預測説。
2013年與2016年,分裂轉折點
多國主流媒體普遍認為,博索納羅的執政方式加劇了巴西的兩極分化,然而在他上台之前,巴西社會的分裂已經開始。
聖保羅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對巴西民眾在臉書上的動態進行了數年跟蹤。他們的研究發現,2013年是巴西社會兩極分化的轉折點。這一年,上述研究者基於訪問頁面的類型,將對政治感興趣的巴西臉書用户分為6個“社區”,包括右翼保守派政治人士和政黨、左翼政治人士和政黨、強硬的反犯罪團體、反腐敗運動組織、進步的社會運動組織、人權和環保主義組織。儘管2013年關注巴西左翼和右翼政黨的人在網上的行為有明顯差異,但他們在不少領域有重疊,比如對進步社會運動感興趣的人也對反腐運動感興趣。
不過2013年6月巴西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後,臉書上述社區支持左翼和右翼政黨的用户之間的分歧顯著拉大,而其他用户“社區”則逐漸分崩離析。當時的抗議活動始於一些民眾對城市公交和地鐵票價大幅上漲的不滿,後來逐漸擴大到其他領域。巴西當時大約有12%的人口參加了遊行,而這也成為巴西社會的轉折點。到2013年年底,政治傾向偏右的民眾已經圍繞腐敗問題聯合起來,傾向偏左的則專注於社會項目和公共服務。
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研究者們發現,曾經分屬6個社區的巴西臉書用户形成兩個幾乎沒有交集的羣體:進步和保守。2016年,時任總統羅塞夫遭彈劾進一步加深各政黨以及民眾之間的裂痕。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結果與聖保羅大學科學家的結論類似,也認為2013年的大規模抗議和2016年對羅塞夫的彈劾,是加劇巴西社會分裂的標誌性事件。其中對羅塞夫的彈劾將兩極分化推向頂點,不僅在勞工黨與反對黨之間製造了難以彌合的分歧,而且推動了更深層的建制派與反建制派之間的對立。
巴西學者斯圖恩科爾表示,羅塞夫虛弱而短暫的第二任期以及其副手特梅爾被選為繼任者,加深了許多巴西人對政治精英是否願意修補體制缺陷的懷疑。2017年,博索納羅也加入了懷疑者行列。這位此前“默默無聞”的右翼國會議員通過將自己定位為最反體制的候選人,在2018年的大選中獲勝。
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由此帶來的收入差距增大,也在巴西民眾之間建起“圍牆”。據法新社分析,在21世紀初盧拉擔任總統期間,巴西不平等現象有所減弱,但在過去10年裏,在富人和窮人之間以及在南方和北方居民之間,不平等現象集中爆發。巴西東北部民眾的收入僅為東南部的一半,而他們失業的可能性是東南部的兩倍。收入不平等在兩性以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差距也在加大。疫情則進一步加劇巴西社會不平等。
博索納羅的執政方式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破壞,讓巴西根深蒂固的兩極分化問題更加難以解決。博索納羅對主流政治人士、媒體、公共衞生專業人士等的攻擊,幫助他鞏固了自己的基本盤,也促使他的很多支持者在語言上更具攻擊性,使中間派政治人士越來越難以找到能達成共識的中間立場。
數百萬巴西人在21世紀頭十年商品繁榮時期擺脱了貧困,但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巴西經濟幾乎沒有增長甚至出現倒退,這使得民眾的期望發生了逆轉。在21世紀20年代,他們更容易受到激進解決方案和民粹主義的影響。
盧拉誓言為所有巴西人執政
“巴西現在的意識形態分歧比近代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教授桑託羅這樣説。盧拉將在2023年領導一個比他在2003年首次執政時更為右傾、更加撕裂的國家。美國彭博社強調,雖然博索納羅10月30日在選舉中被擊敗,但他所代表的“右翼身份政治”在巴西仍有很大的市場。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CFR)援引專家的話分析稱,博索納羅及其支持者在國會以及地方選舉中的勝利,可能會給這位現總統的支持者帶來動力,讓盧拉在上任後更難施政。
“像今天的美國一樣,盧拉上台後即將面臨的巴西也是一個極度分裂的巴西,這種裂痕很難在短時間內彌合。”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志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事實上,盧拉等左翼領導人在拉美紛紛上台,並不意味着右翼的大潰敗。在“向左轉”的表象下,左右翼的力量在巴西和整個拉美依舊保持整體的均勢。
另一位中國拉美事務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基於巴西當下的情況,未來盧拉上任後,其施政勢必將受到右翼強力掣肘,執政困難不小,因此他不得不向中間路線靠攏,以更加務實、包容的政策爭取跨階層民眾的支持,努力凝聚國家發展共識,帶領巴西走出當前困局。彭博社認為,盧拉的聯盟與目前支持博索納羅的黨派之間的談判,將是他在國會達成協議的關鍵。
其實盧拉早已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已經在競選過程中儘量擴大聯盟。為獲得廣泛支持,盧拉選擇政治宿敵、前聖保羅州州長阿克明作為競選搭檔。首輪投票後,他又第一時間爭取到了首輪得票數第三、第四名的候選人特貝特和戈麥斯的支持,特貝特更親自上陣為盧拉拉票。現在和盧拉結盟的政黨大約有10個,它們從極左翼到中右翼都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票給盧拉的很多選民並非左派,一些中間派和中右翼人士希望儘快結束博索納羅的任期,因此支持盧拉。
認識到國家分裂問題嚴重性的盧拉,在勝選演講中發誓要為“所有2.15億巴西人”執政,“沒有兩個巴西:只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其實,盧拉此前也曾盡力促進國內團結。在2002年首次當選巴西總統時,擔任工會領袖的盧拉曾發表公開信,試圖安撫因左派候選人的崛起而驚慌失措的經濟精英。這一次,他發佈一份《致福音派承諾書》,試圖避免基督教福音派因博索納羅的抹黑而對自己產生誤解。這位勞工黨領導人承諾,他不會破壞基督教價值觀,並將保證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