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聯合國7月28日電(記者王建剛)這個夏季,多地民眾都在經受前所未有的酷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警示説:“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然到來。”世界氣象組織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前三週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三週,整個7月預計也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2023年7月23日,兒童在希臘雅典一處噴泉玩水。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席捲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多地高温紀錄被刷新。新華社發(萊夫特里斯·帕察里斯攝)
氣温數據已展示出全球變暖趨勢。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提供的數據,全球平均地表氣温於2023年7月6日達到單日最高值,為17.08攝氏度,刷新2016年8月13日16.80攝氏度的最高紀錄,這一天因此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2023年7月前23天的全球平均地表氣温為16.95攝氏度,遠高於2019年7月全月16.63攝氏度的紀錄,後者為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將於8月8日發佈7月的完整氣温數據。
世界氣象組織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研究人員表示,2023年7月的情況“相當顯著,前所未有”。
以亞洲為例,高温和氣候變化已帶來不少影響。世界氣象組織7月27日發佈《2022年亞洲氣候狀況》報告警示,亞洲升温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1991年至2022年亞洲變暖趨勢幾乎是1961年至1990年的兩倍。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2年亞洲許多地區經歷了比正常情況更乾燥的天氣和乾旱。此外,由於2022年異常温暖和乾燥,亞洲高山地區的大部分冰川出現了嚴重損失。這將對未來的糧食和水安全以及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海洋温度也達到有記錄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世界氣象組織氣候服務主任克里斯·休伊特説,自1970年代以來,海洋温度“每十年顯著升温”。
2019年1月1日,極地動物模型和塑料垃圾佈景在克羅地亞海濱城市希貝尼克展出,旨在提醒人們關注全球變暖和塑料污染問題。新華社發(赫爾沃耶·耶拉維奇攝)
古特雷斯説,儘管氣候變化顯而易見,“我們仍然可以阻止最壞的情況發生”。他表示,各方要在碳排放、氣候適應和氣候融資方面採取全球行動。
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已加速行動。國際社會正推動《巴黎協定》實施。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巴黎協定》提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温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温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古特雷斯呼籲全球為氣候適應加大投資,並敦促發達國家兑現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等。
面對嚴峻的氣候變化挑戰,全球需攜手合作,採取務實有效行動,共同構建一個綠色、可持續未來。正如古特雷斯所説:“我們必須把烈日炎炎變成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