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郭曉龍
一進冬季,很多人會有這麼一個感受:在室內待久了就胸悶頭暈“憋得慌”,尤其是在商場、車站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但一到室外就好了。這“病根”是在通風上。在冬季,由於供暖成本較高、社會公眾意識欠缺等原因,長期處於空氣污濁的密閉環境導致缺氧,不僅使人心情煩悶,還會造成頭暈、胸悶等不適,影響人體健康。
而很多建築不通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會增加供熱成本:外界的新鮮空氣一進屋,室內的温度就會驟降,進而需要加大能源投入,導致供熱成本增加,使得温室氣體排放量陡增。
這麼一看,彷彿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難題。不通風,頭暈、胸悶、有害健康;通風,費錢、耗能、排放還多。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現在有一項叫做通風熱回收的新技術,能進行熱量的“大挪移”,既有新風,還可節能。
“17.5度是食堂排油煙的温度,零下3.5度是室外新風的温度,通過通風熱回收系統將油煙的熱量轉化到新風上,使得最終進入食堂的新風達到了14.6度。”在哈爾濱鐵路局第二食堂的頂層,黑龍江省建設集團建築設計研究院水暖總工程師劉長庚指着兩個廂式裝備對記者説。“新風和油煙的温差不到三度,這款設備使用極低的能耗,在保證室內温度的情況下,讓屋裏的人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排出的食堂油煙温度
經過通風熱回收的新風温度
這款通風熱回收系統利用原本直接排放到室外的油煙,加熱即將進入室內的新風,既維持了室內的温度,又帶來了室外的空氣。它包含兩個主要系統,排風系統吸收食堂排出油煙的熱量,通過連接的液體管道傳輸到新風系統中,加熱輸入室內的新風。
通風熱回收系統
“以前基本不通風,最多也就是把門打開,但不僅冷,不一會門口就結冰了。”哈爾濱鐵路局第二食堂員工高興地表示,“現在挺好,屋裏既暖和,空氣也新鮮,感覺腦子都清亮了!”
據劉長庚介紹,這所食堂存在很多通風熱回收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因為使用的是電炒勺、電飯鍋等廚具,很少有明火,排出的油煙温度低;另一方面,機房設在屋頂的有機玻璃房,温度低,不利於熱量傳遞。但儘管如此,在去年冬季運行時,這套系統的熱回收效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以這所面積為960平方米的食堂為例,室外冷風進入後,如果由市政管網的散熱器加熱至室內正常温度,經計算需要消耗40.14噸標準煤,會產生100.35噸碳排放。而通風熱回收系統不會消耗額外熱源,相當於節省了40噸標準煤,減少了100噸的碳排放。
此外,通風熱回收系統還有經濟實惠的優點。還以食堂為例,與使用市政管網加熱新風相比,一次性設備投入減少了6.3萬元,每年的運行成本降低了5.53萬元。與使用電加熱器相比,雖然一次性設備投入高出27.7萬元,但每年的運行成本降低了30.87萬元,一年即可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