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養兒方知父母恩,在自己還沒有成為父母之前,可能覺得父母老是喜歡嘮叨,逼迫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但是成為父母之後,才知道做父母是萬般不容易的,除了要關注孩子身體的各項指標之外,還要給孩子培養各種好習慣,就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人父母可謂是操碎了心!
儘管大部分的父母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但是有時候,父母一些不經意的小舉動卻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倩倩的兒子如今已經4歲了,可能是比較頑皮的緣故,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外面,都特別喜歡“搞破壞”,成為了別人家口中的那個熊孩子,總是把倩倩氣得火冒三丈。
久而久之,倩倩就再也受不了兒子的各種搞破壞行為,不但經常會對他大吼大叫,而且還會拿棍子去打,明令禁止兒子搞破壞。開始她的兒子雖然會怕,但是卻只是當作耳旁風,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直到後來被倩倩狠狠修理了一頓之後,徹底學乖了,從一個別人口中的熊孩子,成為了一個唯唯諾諾的乖乖仔,不過倩倩反倒不習慣了。
因為根據倩倩説的,雖説她的兒子會搞破壞,讓大人覺得很心煩,但是平日裏也非常的活潑,從來都沒有讓自己擔心過。現在因為不給他搞破壞了,“恐嚇”了幾次之後,整個人都變得內向了起來,所以讓倩倩很是擔心。可見並不是每個調皮的孩子都是所謂的熊孩子,他們心中都住着一個新奇的世界,喜歡搞破壞只不過是他們探索這個世界的另外一種方式罷了。
除了搞破壞之外,大部分的孩子還會有一些大人根本理解不了的行為,不過有一些”怪癖“卻是高智商的表現,比如以下三個。如果你們家孩子有這些怪癖的話,那麼千萬不要隨意制止,因為這很可能會將一個天才扼殺在搖籃之中。
1.沉迷自我世界,不搭理家人
大家對生物學家達爾文應該都有所瞭解吧?作為一個堪稱神話的人物,他小的時候也很喜歡盯着一個東西看半天,甚至有的時候因為看得太入迷,完全不知道有人從他身邊經過,甚至連有人叫他都聽不見。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小孩對外界的漠視,而是因為他們注意力的集中,是一種有極強專注力的表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的習慣,別以為他們生病或者不想理你們,他們只不過是在提升自己的專注力罷了。
2.喜歡拆家
倩倩的兒子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不單單只是在自己的家裏面,每次遇到一些比較新鮮的東西,他都會忍不住拆了,拆了之後又會自己慢慢的組裝起來,也是因為太多此一舉了,所以才會被倩倩懲罰。但是事實上,將東西拆了再重裝,對於培養孩子的反向思維是很有幫助的,也非常利於他們開動自己聰明的小腦筋,所以平日裏不要阻止孩子這種“過分行為”,多多支持才是正道。
3.天生“多動症”
在某些大人的眼中看來,活潑好動的孩子就是有多動症的,是熊孩子。不過對於孩子來説,還是活潑好動一點好,因為他們在有了自己想要探索的東西之後,所以才會相對活潑一些。而這對於孩子的思維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進行小小的思考“這個地方我來過了嗎?”“為什麼這裏會是這樣子?”“這個地方好像比其他的地方還好玩哦!”所以活潑好動的孩子,思路一般都比較清晰,腦子轉得也特別快。
那麼作為父母,平時要怎麼去培養孩子這幾方面的能力?不妨試試以下作法:
多鼓勵孩子:不管是孩子喜歡搞破壞還是多動,都不要覺得他們是多事,更不要去懲罰他們,而是要在他們搞破壞的同時,去慢慢的挖掘他們潛在的天賦。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在你的發掘之下,培養一個新的興趣,在那方面大有作為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學會把責罰換為鼓勵,除了能讓孩子更聽話之外,還會讓孩子的動手能力變得更加強,小腦袋也會更加聰明。
不要打斷孩子:不管孩子將注意力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要隨意去打動孩子,儘管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連叫他吃飯都聽不到,但是也不應該去打斷他。因為這對孩子專注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妨等孩子玩夠之後再叫孩子吃飯,不然很可能孩子會在你的強迫之下,將慢慢形成的專注力給破壞,以後對任何事情可能都不會太專心了。
寫在最後:作為父母,所做的一切出發點無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有的時候也是需要放任的,不要因為自己的強迫,而導致將一個未來的天才扼殺在搖籃之中。不管怎麼樣,都希望父母再次看到孩子的怪癖時,不要氣急敗壞地怒斥,更不要對他們大打出手,不知道你家的孩子中了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