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仔,你不知道的秘密

瓦屋仔,你不知道的秘密

陽西縣塘口鎮下垌村委會的瓦屋仔遠景。資料圖片,由陽西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瓦屋仔,你不知道的秘密

瓦屋仔近景。陽西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瓦屋仔的秘密,絕不是你一眼就能看透、就能讀懂的。你必須走進來,踏上這方神奇的土地,找到村莊的密碼,啓動瓦屋的鑰匙,才能聽懂那些瓦片與石頭的言語,才能傾聽那裏祖祖輩輩的故事,才能探索那竹林掩映下、水草叢中古老的秘密……

●作者:何婉苑

靜謐中一幅別在大地上的山水田園畫

十月的黃昏,下鄉陽西縣塘口鎮下垌村委會,途經瓦屋仔,途經一片靜謐,途經一片鄉愁……

遠遠的,在一片金黃的稻田盡頭,在三面環山的翠色擁抱中,青磚灰瓦、整齊劃一的瓦屋仔靜靜地佇立在冬日黃昏的餘暉中,美如一幅別在大地上的山水田園畫。

寬大的硬底化進村大道,乾淨得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沒有炊煙,沒有雞鳴,沒有狗叫。靜!才發現所有的房子大門緊鎖。

我驚異於房子的整齊,橫巷豎巷整齊劃一的佈局。首排房子共有六座,後面豎排緊跟着五六間同樣的房子。每一間房子都是一座兩廊結構,統一的青磚灰瓦,統一高度的石腳,統一的窗子。房子與房子之間大約有兩米左右的巷道,是硬底化的,但雜草依然破石而生。

相對於房子的結構,我更驚異於房子統一的色澤。一眼看去,每一座房子的新舊程度都是一樣的,完全看不出年份差別。這在我所見過的村子裏絕無僅有。儘管房子看上去有一些歲月,但感覺依然很新很堅固,再住上二三十年也沒有問題。

迫不及待要環村一圈,車子卻在半途停了下來,環村大路並沒有全通。下車來才發現眼前是一片樹林,落葉與雜草快把路面全覆蓋了。而目之所及的幾座房子被一大片蘆葦擋住了,蘆葦那麼高、那麼茂盛,直長到屋頂上並穿透了瓦面。夕陽餘暉下,晚風中的蘆葦搖曳生姿,美得有點憂傷。

看來村子已經很久沒人住了。打量着這些房子,我腦海中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放着這麼好的房子不住,他們都到哪裏去了呢?莫非這裏曾經歷過很特殊的事情?

暮色蒼茫。我無法解開村莊的密碼,卻多了一份別樣的鄉愁。

鄉愁中村莊裏祖祖輩輩的故事

兩個月後,第二次走進瓦屋仔。這一次,有了開啓村莊的鑰匙——從這條村子走出去的廣東灌漿島科技集團董事長鄧敬森先生,還有該村的村幹部以及另外幾位長輩,他們一一為我們揭開了村子的秘密。

原來,瓦屋仔鄧氏的祖輩為福建人,老祖宗鄧志齋官至布政司。元末明初,為避兵亂,鄧志齋挈婦將雛遷居廣東梅州。明朝洪武年間,其中一脈從梅州輾轉龍川縣,最終遷至陽江塘口熱水烏坭坑村開基繁衍。後來,由於人丁興旺田地少,鄧氏的祖輩便到瓦屋仔一帶開荒耕種。一年又一年,開荒的田地越來越多,鄧氏的祖輩認為瓦屋仔一帶風水好,可以再建村。嘉慶年間,鄧氏祖輩的兄弟也就是瓦屋仔村的鄧氏太公鄧國開,便帶着他的3個兒子從熱水村分出,在瓦屋仔另立新村。最初,太公鄧國開建了一間大屋。為防盜賊防土匪,大屋由10多座房子拼接而成,房房相通。而通道是迷宮式的,陌生人進村沒轉幾圈就迷路了。大屋的主體為石頭和青磚,屋頂是蓋瓦的,周邊還有壕溝和碉堡。

那時候,絕大部分人住的還是茅屋。因此,周邊村民便將這座特別的“瓦屋仔”呼作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直至上世紀70年代,鄧氏的祖輩在瓦屋仔一住便是150多年。

遺憾的是,這間住了七八代人的大屋,現在我們只能想象一下了。

那整齊劃一房子的故事

瓦屋仔村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房子都是同樣的新舊。

鄧敬森説,那是因為所有房子都是同一時期(1974-1975年間)建的。房子的建成,完全是因為父輩有勇有謀有擔當,靈活搞互助。

話説到了上世紀70年代,鄧氏的子孫越來越多,大屋完全住不下了。鄧氏的子孫“父業子能承”,籌劃着族中每家至少建一座房子的大業。

那時候的農村,有勞動能力的都在生產隊掙工分,單家獨户要建造房子可不是易事。一是沒有磚瓦、沒有木材,二是人力不足、時間不允許。其時,鄧敬森的父親鄧修權為下垌大隊大隊長,伯父鄧修德為本村村幹部,這兩個領頭羊有智慧、有擔當,兄弟倆同心協力,想到一個大膽的“雙贏”辦法:把農業生產與建房子統籌安排——在完成農耕任務時,先是安排在空閒時間,由生產隊統一燒磚燒瓦。再就是家家户户正式建屋時,由生產隊統一派人協助施工,以記工分的方式出工。收工後回自家吃飯,不給屋主添負擔。“統一思想,統一拆遷,統一規劃,統一施工”,是這次整村拆建的16字法寶。短短的兩年時間,便建起了30多座一模一樣的青磚灰瓦房子。所有的房子設計朝向一致、間距一致,後排比前排稍高,一眼看去整齊劃一,非常氣派。

那時候的農村,很多人的房子還是全泥磚,像這樣整條村是青磚的絕無僅有。而在為全村建房子的同時,因充分調動了全村人的積極性,人人不遺餘力,該村在農業生產方面不但沒有落後,還連年增產豐收,因此獲得了“陽江縣文明村”的榮譽。一時間,瓦屋仔村名遠揚,成了整個陽江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範,一批又一批人前來參觀學習……

那竹林掩映下古老的秘密

沿着硬底化的村道繞着村子行走,發現村子最後面的兩座瓦面已經破落的房子,竟是複式結構兩層的!村幹部自豪地説,這兩座房子在那個年代很出名,陽江剛成立電視台時就來報道過。

兩層的瓦房子!駐足凝望,不得不佩服鄧氏祖輩的智慧。

在村的後面,看到一條第一次來沒有看到的新泥路。原先被雜草覆蓋的環村大路也全通了,那些穿過瓦面長到了屋頂的蘆葦也全部清理了。村幹部説,這段新路是結合新農村建設剛修建的,從這裏走出去1.5公里,就是遠近聞名的天然塘口熱水温泉。

新水泥路通向的是一條河。河道不大,設有攔河陂,水卻是滿的。以攔河陂為界,河上河下10多米後面是密密實實的竹林。

村幹部説,他們村的蔡倫造紙技術很早就有了。只是這十幾年來,河裏的水越來越少了,加上造紙手工業經濟效益差沒能繼續發展,荒廢了。他家原來就是造紙的,他年輕時經常用自行車運草紙到電白、沙扒那邊賣。

怪不得這裏這麼多竹子,水資源還這麼豐富!

想看看那些造紙工場。村幹部説都在竹林裏,被竹木包圍被荒草、落葉覆蓋了。正失望之餘,鄧敬森指着河上游岸邊的一棵大榕樹説:“那棵大樹下藏着一個‘袖珍都江堰’,其原理和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是一樣的!智慧的先祖壘了一個石壩,形成一個分水的魚嘴。平時不發洪水時,這條流淌着山泉水的小河,供全村人生活使用和村前土地的灌溉;發洪水時,多餘的水就會溢出石壩,排向更低的沙田河裏流走。別小看這個設計,正因為有了這個小工程,無論下多大的雨,乃至山洪暴發,河水都能定量流入村子。也因此,這條村永遠不會被水浸,冬天不旱夏天不澇,而且一年四季都特別乾爽。”

迫不及待要去一睹“袖珍都江堰”的神秘面目。沿着新開發的村道往回走二三十米,便看到了一條硬底化小水渠。小水渠的水依然很清澈,只是落了不少的竹葉。鄧敬森説,這水渠是從上面的“袖珍都江堰”引來的,從前是一條很有詩意的小溪,水清沙白,有小魚有蜆子,小時候他經常在這裏捉魚摸蜆。

為了看“袖珍都江堰”,大家沿着許久沒有人行的山道進山。一路上,鄧敬森不時為我們介紹一些樹木的名稱。山路旁有幾叢像韭菜一樣的植物,據説這是一種可入藥的蘭花,其他地方少有。

可惜,密密實實的竹林深處和水草叢中,我們只聞流水淙淙,甚至鳥鳴啾啾,卻沒法看到“袖珍都江堰”的真面目。

在村的後面,是一片肥沃的稻田。我們沿着山腳邊往前走,經過一塊大石頭。村幹部説,這是雷打石,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事。雷電的巨大力量把一塊大石劈開了兩半,一半滾下稻田邊,另一半還在山腰上。

我聽得很驚訝,努力想看看劈口,可大石經過幾十年風吹雨打,曾經的“重傷”早已了無痕跡。

越過田野,就是那條在新農村建設中跨越3個村委會,卻創造了“零賠償零反對”的美麗鄉村綠道。我們沿着綠道走了近20分鐘,便又是瓦屋仔的進村道。沿途不僅有出產美味的梭蘿丹竹筍的竹林和其他珍貴植物,更有美麗的風景:遠處青山如黛,秀美異常;近處卻是一大片平坦的農田,視野遼闊。而越過田野看向遠方,竟可以直接看到巍峨的粵西第二高峯——峨凰嶂。讓人感覺這裏真的是風景如畫,風光旖旎。

我們的腳下,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靜靜穿過村前的田野向遠方流去……正好奇於這條小溪是不是從山後面的“袖珍都江堰”流出來的,鄧敬森微微一笑説:這是另一條溪流,村東南方是兩條小河的交匯點,這叫“兩水夾金”……

那走出去的子孫們的故事

俗語説:有好山好水的地方,定能出人才。

聽過瓦屋仔祖輩的故事,看過瓦屋仔村的山水,此刻我更想知道瓦屋仔村走出去的子孫們的故事。

真可謂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從瓦屋仔村走出的子孫後輩中,不但有做生意的、有當官的,更出了一位國家級化灌專家、原位處理大王!他的團隊居然是工程界的特種部隊,能讓岌岌可危的大橋“起死回生”、能使爛泥變磐石、能化腐朽為神奇!搶救過全國各地很多驚心動魄的大工程,獲得過數十次全國全省第一,獲得過多項國家專利……他,就是眼前這位陪了我們半天的廣東灌漿島科技集團董事長鄧敬森先生!

出生於瓦屋仔村的鄧敬森,在求學階段就喜歡鑽研,熱愛探索,敢於拼搏。1989年,鄧敬森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接着又被派到所裏的灌漿公司工作。化學灌漿可謂非常冷門的學科、非常冷門的技術和非常冷門的職業,但鄧敬森卻如魚得水。很快,他便在這個極為冷門的行業中表現出自己的實力。從業務能手到技術專家再到管理精英,工作僅4年,鄧敬森便當上了中國科學院屬下的化學灌漿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時年僅26歲。

有着大抱負的他並不滿足眼前的職級,他想要達到的是這個行業的“高峯”,是這項冷門技術的神奇與極致。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他,要在這個冷門的行業裏創造更大業績。

1998年,面對洶湧澎湃的市場經濟浪潮,以及懷着成就一番事業的遠大抱負,鄧敬森毅然放棄中科院的優厚待遇,下海創辦桂林科達化學灌漿有限責任公司。同年,科達公司利用化學灌漿技術挽救瀕臨倒塌厄運的隆安大橋,從而名噪一時,事業迅猛發展。2001年,鄧敬森在陽江市創辦廣東灌漿島公司,次年併購廣州愛克思環保技術材料研究所。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集生產、科研、施工、銷售、培訓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化的綜合性大型企業,設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達數十家。灌漿島公司也一躍成為全國化學灌漿行業的龍頭企業。

祝福與期許

又到了鴉雀歸巢的傍晚時分,絢麗的晚霞中,靜靜的瓦屋仔,古樸、唯美。

此時,我心中湧起的已是與此前完全不一樣的“鄉愁”……

鄉村振興的號角嘹亮吹響,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對於人傑地靈的瓦屋仔村的將來,鄧敬森説,瓦屋仔有很好的鄉村旅遊資源條件,整村很適合打造為民宿。村後的“袖珍都江堰”和造紙工場都是亮點,可以恢復。同時,可以兼帶打造為文化協會的創作基地,賦予瓦屋仔更多的文化元素。因自己常年在外,無暇兼顧,希望有識之士有緣之人幫忙完成這個心願,他會全力配合,甚至在資金上給予支持……

瓦屋仔的未來,我們祝福着,更期許着。

本版統籌:張俊 張琪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23 字。

轉載請註明: 瓦屋仔,你不知道的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