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增祥帶領團隊發佈了1972年至2020年中國典型城市擴展遙感監測數據庫。數讀近50年中國城市擴展的時空變化特徵,回看歷歷過往。
城市擴展是城市化過程以及中國土地利用變化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聚焦了土地利用變化的核心,是國內外資源環境與城市發展研究的熱點領域。
目前,該數據庫包括4個直轄市、28個省會(首府)城市、2個特別行政區以及41個其他城市(含5個計劃單列市)在內的75個典型城市1972年至2020年的現狀及擴展動態情況,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及糧食安全相關政策制定、為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及國土空間綱要編制提供科學數據基礎。
基於上述監測數據,國土資源團隊系統、全面地揭示了中國城市擴展的時空變化規律及驅動機制,從城市行政級別、人口規模、區域分佈等多個角度剖析城市擴展差異。結果顯示,近50年來,中國城市擴展具有普遍性、階段性和波動性等特點;城市擴展與重大政策實施和國家戰略部署具有時間一致性,能夠清晰地反映“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新型城鎮化”等國家重大戰略對城市用地的影響。
數據庫顯示,近50年來,中國城市蓬勃發展,城市用地規模增加明顯,提高了建設用地在整個土地利用構成中的比例。75個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合計達到30521.13平方千米,較監測初期擴大了7.46倍,總面積擴展26914.88平方千米,中國城市擴展速度總體呈增加態勢,先後經歷了1972年至1987年的低速、平穩擴展期,1987年至2000年的快速擴展期以及2000年之後的加速、波動擴展期。在“十三五”末期,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地域的城市擴展均明顯減弱,體現了新型城鎮化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提高城市空間利用效率、嚴格規範新城新區建設等國家規劃的實際效果。
在這些城市中,直轄市擴展速度最快,增速期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之後持續波動增速,於2002年至2003年達到歷史峯值,之後擴展速度波動下降,但擴展速度仍比較高;其次是省會(首府)城市,增速期出現時間比直轄市晚了近5年,之後持續波動增速,擴展速度於2013年至2014年達到峯值,之後有所減緩,但減幅小於直轄市;其他城市擴展速度最慢,2000年之後才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速期。
同時,“經濟特區建設”、“沿海開放城市”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促進了不同區域城市擴展的加速。伴隨着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沿海地區開放程度加強,“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戰略”極大地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城市的快速發展,導致東部地區城市擴展速度最快、出現擴展高峯最早。
中部地區城市擴展緊隨其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顯著推動了中部地區城市擴展進程,有效縮減了東中部間城市發展的不平衡性,甚至在2010年之後,中部城市擴展速度開始趕超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城市擴展速度最慢、進入快速擴展期的時間相對較晚,擴展速度與全國平均值相比,在2005年之前差距不斷加大,之後差距逐漸縮小,甚至在2013年超越了全國均值,這與1999年之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廣泛、深度實施有直接關係。“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明顯帶動了城市擴展重心由海岸帶向內陸轉移,有效縮減東西部間城市發展的不平衡性。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張航
編輯 王雯淼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