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這場危機,困擾着英國女王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11月28日發表題為《女王的問題是那場等待新國王查爾斯的危機的前奏》的文章,作者為傑克·羅伊斯頓。全文摘編如下:

  當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登基時,在白宮掌權的是哈里·杜魯門;在13任政府之後當選美國總統的喬·拜登,當時在上小學。女王今天6800萬臣民中大約85%還尚未出生。如果95歲的女王再過30個月左右還在位的話,她將超過法王路易十四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王室將何去何從

  碰巧的是,路易十四也是法國波旁王朝最後幾個國王之一,法蘭西革命推翻了他玄孫的兒子路易十六。而當國歌《天佑女王》被最後一遍唱響時,英國王位將傳給伊麗莎白女王的長子查爾斯——這位悶悶不樂、缺乏自信的威爾士親王,從未走出天堂裏的前妻戴安娜的陰影。

  查爾斯自己也垂垂老矣。11月14日他滿73歲,那天也是他母親三週前短暫且未明原因住院一日之後首次公開露面的日子。對她來説,這是一個重要場合,在英國榮軍紀念日(英國每年11月11日是紀念戰爭先烈的“榮軍日”,主要紀念活動在離11月11日最近的星期日舉行),獻花圈紀念英國的戰爭陣亡者。但在14日上午,白金漢宮發表聲明稱女王“扭傷後背”,她“在今天上午極其遺憾地斷定自己無法參加在白廳紀念碑舉行的榮軍紀念日活動。女王陛下對自己參加不了這項活動感到失望”。

  這種解釋不可避免地引起對她身體狀況的猜測。評論員皮爾斯·摩根在推特上説:“關於女王的健康狀況有什麼事情我們正被矇在鼓裏。顯然情況要比白金漢宮所説的更嚴重。”

  一名知情者告訴《新聞週刊》記者,王室工作人員仍然對伊麗莎白女王將繼續履行她的“輕量級職責”——包括出席視頻會議——“抱有希望”。但是,這個越來越虛弱的老婦——自從菲利普親王今年4月去世後成為寡婦——身上卻承載着一個君主王朝的命運:這個王朝在過去10個世紀的時間裏,捱過了無數次戰爭、醜聞、反叛和一次引發鉅變的退位,但現在最強大的資產——傳統、威儀和排場,在一個由社交媒體的指尖力量主導的世界裏越來越無足輕重。

  查爾斯民調走低

  公眾無法選擇他們的君主,對於查爾斯來説也是如此——他受歡迎的程度幾十年來一直在下降。根據國際調查機構益普索集團的調查數據,1991年,82%的英國人認為查爾斯會是個好國王。5年後,在查爾斯與卡米拉私通被披露、戴安娜就他對自己的輕蔑對待含淚作證,以及他們的離婚引發公憤後,這個數字下降了一半,並且還在繼續下降。今年5月,輿觀調查公司一項民調得出的數字為31%,相比之下,他未來的臣民認為他會是個差勁的國王的比例為35%——這種情況在美國政治議論中會被稱為“在水下”。而伊麗莎白女王本人則擁有壓倒性的支持率。

  這沒有多大關係:倘若以前也有民調的話,那麼在查爾斯的祖先和前任中,無疑會有相當多的人在民調中表現更差。比如,近2/3的受訪者説,他們反對英王亨利八世將自己的王后安妮·博林斬首,而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稱亨利八世多少有點或非常殘暴……彷彿是為了強調白金漢宮一如既往地延續王朝的決心,某個掌握女王駕崩和葬禮以及查爾斯加冕即位的應急計劃(代號分別為“倫敦橋行動”和“春潮行動”)細節的人士,把它們泄露給了美國《政治報》網站,該網站在9月份刊發了這些文件。

  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查爾斯理應心滿意足的時候。英國在格拉斯哥主辦了剛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在這次會議上,保守黨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支持查爾斯的標誌性議題——環境。外界多年來嘲諷他是與植物交談的怪人,已經蓋過對他畢生致力的保護地球的前瞻性努力的景仰。

  查爾斯父親去世、兄弟安德魯被指控參與傑弗裏·愛潑斯坦的性交易圈,以及小兒子哈里及其妻子梅根·馬克爾與王室其他成員的疏遠,這些也給他這一年蒙上陰影。

  7月1日,一名粉絲在推特上貼出一張所謂“哈里王子和威廉王子在戴安娜60歲誕辰日凝望母親雕像的照片”。從兩人背後取景的照片顯示,威廉和哈里頭上有幾乎一模一樣的謝頂區域,而他們站在取景框內相距最遠的位置。

  曾在戴安娜王妃合作下為她撰寫授權傳記的安德魯·莫頓告訴《新聞週刊》記者:“每個人都把關注焦點放在梅根和哈里身上。但人們看錯了方向,他們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查爾斯身上,因為他有一座大山要攀登。查爾斯王儲,我們未來的國家元首,很快將即位的未來國王,在民調中的支持率只稍高於30%。在我看來,這會引起恐慌。而哈里和梅根本來就是王室中的從屬角色,即使在他們還是王室成員的時候。”

  女王的處事方式

  多年來,哈里與查爾斯的關係一直不和。哈里與一名離異的美國混血女演員的婚姻曾引發駭人聽聞的揭秘與反揭秘的小報戰爭,最終以今年3月奧普拉·温弗裏給這對夫婦專訪而達到高潮。在全世界近5000萬人的注視下,哈里指責父親的家人對自己為妻子的求助無動於衷,而梅根則指責威廉的妻子凱特·米德爾頓在自己婚禮前幾天把自己弄哭——這與外界廣泛流傳的梅根把凱特弄哭的説法剛好相反。

  一生應對各種真實和虛構的家庭醜聞——所有這些都事無鉅細地收錄在奈飛公司系列劇集《王冠》中——早已讓伊麗莎白女王做好了迎接這一時刻的準備。女王在事發36個小時內一言不發。她從容謹慎地措辭後才打破沉默,既表現出對哈里和梅根的憐憫,同時也恰如其分地告訴世界“某些回憶可能有出入”。由此,她向公眾表明,王室對哈里夫婦對相關事件的描述有異議,她出於同情而選擇不與他們陷入公開戰爭,讓公眾明白這一點十分關鍵。

  她達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這是維護聲譽方面極罕見的成就。但白金漢宮中的一些人想與哈里和梅根刀兵相見,他們逐條對哈里和梅根的指控提出質疑。

  從正面角度為卡米拉寫傳記的作家彭妮·朱諾對《新聞週刊》記者説,伊麗莎白女王“看待事物目光長遠,年輕人往往會因為突然感覺到的不公正而變得激動,如果有人説了某些東西,而人們相信他們的話——例如在奧普拉的採訪中,你就會希望自己介入其中並立即加以糾正,讓事情撥亂反正”。

  她説:“我認為這不是女王的處事方式,她見識過各種各樣的事情,知道事情最終都會過去。有時候最好的做法是置身事外,讓它們煙消雲散。因為如果糾纏其中的話,你真的會火上澆油。”

  除非遭遇災難,作為第六順位繼承人的哈里(他排在繼查爾斯、威廉及其三個孩子之後)永遠不會登上王位,而英國公眾將避免無可救藥的薩塞克斯公爵夫婦上位的局面。但有朝一日查爾斯將成為國王,而明年6月將滿40歲的威廉理所當然成為繼承人——朱諾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帶來更多家庭混亂。

  未來在威廉手中

  《人物》雜誌最近刊登一篇王室傳記作家羅伯特·萊西撰寫的封面文章,暗示君主制的未來將掌握在威廉王子的手中,而不是他的父親。當威廉不久後接受該雜誌的採訪時,這個説法獲得了某種可信度——倘若先前的報道冒犯了他,威廉就不會接受採訪。

  朱諾告訴《新聞週刊》記者:“我認為這種事情總會有些棘手。他們倆(查爾斯和威廉)的職責非常相似。我認為所有的父親和兒子都存在某種競爭成分,做父親的還不太希望走下王座,讓兒子接過自己的王冠。”

  她説:“我認為總是會存在點小問題的。我覺得他們比過去親近了一些,他們都朝同一個方向非常賣力地划行。”

  但他們正面臨一股與王室——不只是温莎王室、還有王族這一概念——背道而馳的人口構成和社會潮流。輿觀調查公司今年5月報告稱,18至24歲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更希望有一位民選的國家元首而不是世襲君主——支持前者和後者的人數比例分別為41%和31%,存在10個百分點的差距。

  對性別平等的日益關注也對王室不利。英國早在16世紀就有過一位與伊麗莎白同名的女君主——伊麗莎白一世,而且在20世紀80年代有過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但在伊麗莎白二世之後,登上王位的將是男性:查爾斯,之後會是威廉,再之後會是威廉之子喬治。

  查爾斯還不得不承受痛苦的離婚帶來的後果,以及他的冷漠和不忠如何讓戴安娜沮喪這筆賬。朱諾説:“我認為這是某種將會無限期困擾他的東西。問題在於,在每個週年紀念日,戴安娜都會被再三提起,那些事實或某個事實版本會被翻出來示眾。總會有人選擇相信他們看到、聽到和注意到的任何東西。”

  有朝一日,王冠將戴在查爾斯白髮蒼蒼的頭上,而他將承擔起自己一生一直在等候的職責——領導一個歷史關係雜亂的龐大、著名、好爭吵的家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1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媒:這場危機,困擾着英國女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