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民進黨當局強制必修“本土語言”遭批判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綜合

據台灣媒體報道,按照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所謂課綱,“本土語言”將在今年的新學年成為台灣島內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何為“本土語言”?課綱裏説:閩南話、客家話、台灣各部落話、馬祖本地人講的閩東話等。

“本土語言”課從無到有、從選修到必修,20多年來在台灣一直伴隨着巨大爭議。從“本土語言”的定義到是否要進入課堂,學者、教師、家長都提出過質疑或反對,甚至有“課綱審查委員會”成員一起辭職表達抗議。但民進黨當局置若罔聞,並變本加厲,於2018年以一紙“語言發展法”強渡關山:“本土語言”不僅進課堂,而且2022年新學年強制必修,再囉嗦就是“違法”!對此,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的台灣一位大學副教授稱之為“舌尖上的‘台獨’”。

“踐踏語言”

為達到割裂兩岸的目的,島內的“台獨”勢力把一些詞彙粗暴扭曲為政治道具,比如所謂“台語”。台灣人口的最大羣體為大陸閩南移民後代,閩南話廣泛使用,相對於較小羣體使用的客家話、大陸其他省市的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閩南話成為“台灣省”的方言代表,“台語”這種説法雖不準確,但已經成為島內民眾的俗稱,並無政治指向。但“台獨”勢力無視大陸仍有1600萬人使用閩南話,刻意將兩岸都講的閩南語視為獨有的“台語”,並強行讓所謂“台語”與血脈相通的閩南語脱鈎,這就將“台語”打造成了“台獨語”。

台灣2019年的課綱用了準確的書面語“閩南語”一詞,“台獨”教授蔣為文就煞有介事發起抗議活動,聲稱“閩南語”一詞是“去台化”,“閩”字是門裏關着蟲,污衊台灣人,並鬧出了一系列“維護台語文”的爭議事件,荒腔走板,莫此為甚。

此次民進黨當局將“本土語言”送入校園必修,打着“本土多元”的旗號將“台語”政治化,台灣“中華語文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指出,民進黨的這種做法是政治權力踐踏語言和教育專業!

“‘硬拗’文字”

閩南話、客家話都是漢語方言,有音無字,隨着語言的發展,有些方言或外來語進入漢語書寫系統,台灣社會和媒體廣泛運用的“凍蒜(當選)”“奧步(不道德的招數)”等就是用漢字表現閩南方言的例子。但這僅限於個別用語,如果按民進黨當局的要求,閩南話作為語言在學校教授,口語可以,書寫怎麼教?

“台獨”分子為“台語”造字行之有年,並以所謂“台語文”稱之。現在大致有三個版本,一是以當年外國傳教士學閩南話時用羅馬拼音注音的符號為文字;二是用漢字注音為文字;三是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頒佈了數量有限的英語注音“文字”。“台獨”分子用這些符號夾雜着漢字創作“台語文”文學,民進黨當局甚至設立電視台和所謂“母語日”,並舉辦各種比賽推廣“台語文”。但諷刺的是連民進黨自己也不用,他們僱傭的網軍天天鋪天蓋地發文,也都是不折不扣的漢字,記者沒發現一篇“台語文”,也許他們自己明白,就算寫了也沒人要看。

沒人寫沒人看的語言如何教?台灣“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近日就提出,“本土語言”課很快就要成為高中的必修課,但現在師資、教材都不到位,因為不知道如何排課,台灣300多所高中只有60所的教學大綱過審,大多數高中茫然無措。一些中小學老師表示,過去作為選修課時,請不在編的“支援老師”講“本土語言”尚可應付,作為影響升學的必修課,老師怎麼對學生負責?一位家長網絡留言:我的孩子還不夠忙嗎?為什麼非要把方言“硬拗”成文字讓孩子學?

“教育荒唐”

為方言造字,要老師硬教,逼孩子死學,學了不僅百無一用,還厭倦了方言,這顯然無關保護方言、促進多元,民進黨想的只是語文教學“去中國化”。20多年來台灣的語文教育從李登輝時期推廣課外“鄉土教材”,到減少文言文課時、減少語文課時、語文課程淺顯化,被“台獨”勢力一步步推離中華傳統。台灣學子從過去小學生張口就是“講信修睦”到現在初中生寫出“劣祖劣宗”,語言水平已經沉淪。詩人余光中生前曾經發起“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堅持表示,文化應該讓它持續地傳承,而不能以短暫的“政治正確”,來干擾文化的傳承。

但在民進黨當局的政治語境裏,傳承就是“賣台”,“本土語言”才是所謂的政治正確。剛被罷免的民意代表陳柏惟質詢官員時堅持講閩南話,搞成兩人對答必須用“翻譯”的鬧劇,貽笑天下。以“學術自由”自居的台灣師範大學則給用閩南話授課的老師加薪,號稱“雙語教學”,師大退休教授潘朝陽對此痛批“教育荒唐”,説“這根本就是在討好民進黨”!

雖然必修“本土語言”已經被民進黨送入校園,但不平則鳴,爭議仍舊不少、批評仍然尖鋭。有教師認為:這種語言教育只會讓台灣走向“方言化”和“部落化”;有媒體指出,在學英文和“本土語言”等“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下,台灣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增反減,實在是被政治耽誤了。段心儀説,台灣好不容易實現了各種方言的溝通,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政治令語言從溝通橋樑變為隔閡的工具,可惡!!(本報記者 陳曉星)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1月24日 第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