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國技術助力烏干達農業現代化進程

新華社坎帕拉9月11日電 通訊:中國技術助力烏干達農業現代化進程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在烏干達卡隆古區盧卡亞鎮,一名員工將一架植保無人機注滿農藥後,作業員赫伯特·阿加巴點擊手機操作界面,無人機緩緩飛到中億農業園稻田上方,將機艙內的農藥霧化噴出……

2014年,中國企業開始在盧卡亞鎮的灘塗中開發農業。如今,這裏已經變成萬頃良田,並建起現代化農場。

近日,在中億農業園經營經理甘小強的帶領下,來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的官員和專家參觀農業園加工車間。甘小強介紹了中國雜交水稻在園區的生長情況,園區目前種植水稻約1200公頃。

負責園區農藥噴灑的陽光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齊向偉告訴參觀者,無人機能將藥液噴灑成微米級霧化顆粒,既節省至少30%農藥用量,也便於農作物快速吸收,這不僅節約成本,還減少環境污染,越來越受到當地農户歡迎。這種技術自2019年12月在烏推廣以來,服務對象已包括政府農場、商業農場及農業個體户。

參觀植保無人機、全自動收割機、烘乾機、碾米機等農機裝備後,糧農組織官員安東尼奧·奎裏多對中億農業園機械化生產模式讚賞道:“這是向中國學習如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分享農業實踐的良機。”

中億農業園管理人員艾薩克·奧森説,新冠疫情期間,仍有來自烏各地的1000多名員工在園區工作。不少當地年輕人嚐到投身農業的甜頭,並由此掌握了種植和收穫作物的技能。為鼓勵當地人從事農業,園區派技術人員為附近種植户提供指導,還提供設備支持、晾曬場地,並共享加工設備,幫助他們提高產量。

2012年以來,中國在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開始向烏干達派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已成功開展兩期。烏干達農業部説,到第二階段項目結束時,烏干達約有3000名農民接受了穀物、園藝、水產和畜牧養殖方面的培訓。第三階段將引入更多中國技術、創新和管理實踐,擴大農業生產並使之商業化。

奎裏多説,各方正努力推動第三階段項目,中國將派遣專家到社區,幫助農户改進種植技術。

中國-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協調員彼得·穆因博表示,第三階段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完整的價值鏈,確保糧食安全,利用中國技術增加產量,提高家庭收入。

奎裏多認為,第三階段項目對保障受疫情影響的烏干達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在農業生產方面,將集中資源,創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採取大規模生產模式,增加對華農產品出口等。

他説:“我們應提前就烏干達糧食系統可能面臨的衝擊做好應對計劃。即使面對新冠疫情,有韌性的農業價值鏈也能確保糧食安全和收入安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3 字。

轉載請註明: 通訊:中國技術助力烏干達農業現代化進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