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普,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精準定位、智能推送、趣味打卡、參觀足跡……點擊登錄上海天文館網絡博物館,這些新型科技悄無聲息為參觀者帶來全新觀展服務,一台手機即可收穫科普樂趣。今天,《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草案)》經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固化上海科普工作的有益經驗,為科普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製度支撐。”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鋭這樣註解。上海在科普工作協調機制、科普資源開發利用、科普品牌建設等方面已展開探索,並形成有效工作機制。
《條例》中提到,“互聯網平台開展科普宣傳”被單獨寫入條例,這是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普,從而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培育科學文化。
擁抱數字化轉型,科普走進年輕人
科學知識如何實現“一鍵直達”?在業界人士看來,科普應擁抱“數字化轉型”。在數字信息時代,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來源廣、雙向互動等特點,且互聯網平台對公眾的影響力日益增長,這使得互聯網科普更具重要性。
通過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數字技術,特別是青年人喜歡的方式進行推送、宣傳,有助於科學技術的普及。為此,《條例》明確,綜合性互聯網平台應開設科普專區,鼓勵建立專業性科普網站,內容創作主體也應通過互聯網開展多樣化科普活動。
不少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提到,可以借鑑“學習強國”積分、排名、獎勵等模式,擴大受眾面,並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除此之外,隨着越來越多專家入駐短視頻平台,這也成為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渠道。
包括上海天文館在內,許多科普場館已經實現了“上網”,人們只需一台手機便可“身臨其境”收穫新知。科普場館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開發智慧服務平台,不僅提升其公共服務能力和品牌價值,也為互聯網科普提供豐實資源。“積極順應變革,打造全媒體科學傳播矩陣,推動形成快速、多樣、互動的科學傳播生態。”市科委副主任陸敏這樣註解。
然而,面對互聯網平台上紛繁的信息,就得避免“偽科學”的泛濫。不少委員提到,一方面要界定科學知識、明確科普程度,避免將科學技術與行業知識相混淆;另一方面應加強對自媒體科普內容的審核和監管。
實現科普資源共享共用,讓孩子們從小愛上創造
科技無處不在,科普無處不在。譬如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商務樓宇等有廣告設施的地方,可以適當展示科普內容。在社區,可以通過科普講座、畫廊、宣傳欄、社區書院等方式進行推廣。
而在中小學校,也應引入科普課程、開設科普社團。對此,《條例》明確,鼓勵中小學校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科學技術社團建立合作機制,邀請科學家、工程師等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陸敏認為,這不僅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也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奠定堅實的後備人才基礎。
坐落於寶山區智慧灣科創園的上海科普公園,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體驗3D打印,帶着VR眼鏡“手舞足蹈”,還能觀看豐富的科普電影。這裏打造科普與文化、藝術、旅遊等深度融合的科普體驗場所,推動資源共享共用,一些科普企業還參與到創新項目孵化培育過程中。在不少委員看來,這有助於提升上海軟實力。對此,《條例》明確,市科技部門應建設科普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科普資源共享共用,提升科普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上海科普工作是面向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戰略需求和新時代人民羣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陸敏説。《條例》對科研人員、科技創新資源展開要求,如支持開展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將科普人才納入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等。陸敏認為,此舉不僅要推動培育科普隊伍,提升上海科普原創能力,還得深入發掘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等向公眾開放,開展科普活動。
科普傳播也應該是雙向的,尤其是在國際舞台。《條例》提到了開展科普國際合作,在不少委員看來可以“優勢互補”,將國際上優秀的科普“引進來”,讓中國出色的科普“走出去”,從而構建“大科普”生態圈。
作者:佔悦
編輯:王嘉旖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