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賣給你一個夢想,説你可以幫助烏克蘭人民,但他們會把你扔到最糟糕的戰區。”
當上月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時,27歲的尼日利亞人奧塔·阿布拉罕就在推特上發帖稱自己想加入戰鬥。尤其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出“來與烏克蘭人並肩作戰”的呼籲後,阿布拉罕心動不已。
“在烏克蘭戰鬥要比住在這兒更好。”他以為,這將是他離開非洲的好機會,“如果戰爭結束,也許我會被允許留下來,甚至成為一個英雄。”
但阿布拉罕不知道的是,現實遠不是他想象的那般。
從興奮到失望甚至恐懼,是不少赴烏克蘭參戰的外國人共同的心路歷程。
三五天訓練就上前線?
2月27日,就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第三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便宣佈成立“外籍軍團”,公開招募外國人蔘戰。次日,他簽署法令,免除了所有想要加入烏軍作戰的外國人的簽證。
25歲的傑克·普里迪心動了。他之前在英國軍隊服役6年,2018年退伍,在威爾士卡迪夫的一所職業學校當老師,教學生製作止血帶和處理傷口。看到2月24日俄羅斯啓動特別軍事行動的消息後,普里迪向學校請了三週假,告訴未婚妻説他要去烏克蘭。
3月3日凌晨1時左右,普里迪和其他15個外國人擠進了一輛開往烏克蘭西部的汽車,兩小時後來到一處烏軍基地。
普里迪前往烏克蘭。圖源:economist
在休息了個把小時,吃過早餐後,一行人滿懷期待地等待着被分配合適的角色。普里迪本以為,考慮到許多來烏克蘭的外國人都沒有過打仗的經驗,烏軍會評估他們的技能,然後合理分配工作,比如他可以去難民營幫助照顧傷員,並教授人們基本的急救知識。但前來分配任務的烏克蘭士兵卻告訴他們:“你們應該在前線戰鬥。”
按照烏軍士兵的説法,這些外國人將接受三到五天的培訓:前兩天學習看地圖和基本的醫療知識;第三天分發武器,在靶場練習射擊;之後所有人,無論有沒有打仗經驗,都會被派到前線。
這樣就能上前線?
英國前特工菲爾·坎皮恩對此很是懷疑。“訓練一名士兵,並讓他們投入戰鬥,需要六七月時間。”在他看來,對於那些從未拿過槍、殺過人的普通人,一週不到的訓練根本不夠。“不要以為你拿到一支步槍,瞬間就會變成‘美國隊長’。因為你根本就不是,你可能會死。”
簽了合同就別想走了
來到烏克蘭西部亞沃裏夫軍事基地之前,瑞典人傑斯珀·索德並沒有思考過太多關於“死亡”的那些事。但在基地待了一陣子,尤其是經歷過俄方的襲擊後,他的態度變了。
索德説,這個基地裏盡是一些從未拿過槍的外國人。人們本以為會在這裏先行接受系統性訓練然後上戰場,結果卻發現分不到武器,沒有防護裝備,沒有訓練,甚至連語言都不通,還充斥着“大量虛假的承諾和錯誤信息”。
當炮灰,是他們的宿命。
不久前,俄方襲擊了這處基地。“他們確切地知道要打什麼,確切地知道武器倉庫在哪裏,確切地知道行政大樓在哪兒。”索德説道。這場襲擊,讓這羣散兵遊勇知道怕了。當美聯社採訪索德時,他已經離開了烏克蘭,逃到了波蘭。
索德撿回了一條命,但不是每個想明白了的外籍僱傭兵都那麼容易跑得了。
外籍僱傭兵出發前往烏東前線前在利沃夫的火車站合影。圖源:reuters
普里迪對《經濟學人》的記者説,3月3日那一天,他和其他外國人一道被告知,要留在烏克蘭參戰,還需要簽下一份“賣身契”。
按照普里迪的説法,這份合同規定:外國僱傭兵的工資為每月700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1400元);在戰爭結束之前他們都必須留在烏克蘭外籍軍團,不得離開;履行同所有18到60歲的烏克蘭男性一樣的義務。
根據《經濟學人》的報道,不少前往烏克蘭的外國人反映稱這是一份無限期的合同,意味着不是你想退伍就能隨時退的。甚至,沒有一個人在進入烏克蘭之前被告知還有這些約束。《經濟學人》稱,烏克蘭國防部的一名消息人士證實了這些條款的存在,但烏國防部發言人對此否認,並拒絕公開合同副本。
在普里迪看來,簽下合同就相當於簽下了“死刑令”,因為烏方可以無限延長這些外國人的服役時間,讓後者別無選擇,只得被迫留在戰場,直到最終成為炮灰的那一天。“在基地裏,沒有一個人會向我們解釋這一點,他們只是不斷重申,我們的服務是有報酬的。”
看完所有條款,普里迪停了下來。“對我來説,這是騙人的!”他憤怒地説,“他們賣給你一個夢想,説你可以幫助烏克蘭人民,但他們會把你扔到最糟糕的戰區。”
於是,在進入烏克蘭不到十小時後,普里迪離開了基地,搭便車回到烏波邊境。
按照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阿馬倫杜·米斯蘭的説法,充當外籍僱傭兵的通常是“尋求刺激的人”。對於這樣的“刺激”,坎皮恩建議人們三思而後行,或者更明確點説,“目前我認為最好的建議是不要去”。“如果你是一個沒有任何技能的普通人,以前沒有拿過步槍,沒有任何經驗,給自己買一個像樣的遊戲機吧,玩一玩遊戲《使命召喚》就行了。”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魚
編輯 深海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