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弟弟之後你媽媽就不疼你”,別再用這句話逗孩子,孩子會當真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綜合

隨着社交媒體的發達,很多人開始在朋友圈、抖音和快手等社交平台,發佈自己逗孩子的視頻。

看過的人會發現,逗孩子的視頻總是能夠將自己一天的疲憊掃去,成為了忙碌之餘的快樂源泉,經常能夠把自己逗笑。

可在逗笑的另一方面,孩子們是否是真的開心呢?對於大人們的做法,孩子會選擇忘記還是牢牢記住呢?

在孩子的世界裏,他們沒有形成完整的認知,沒有所謂的玩笑,一切事物都是真實地存在着。

當家長們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把孩子當做自己消遣的對象時,孩子的心理就會在慢慢地發生改變。

從會説話到有記憶的這幾年,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最為關鍵的時期,而大人們總是會認為孩子啥都不懂,逗逗孩子也沒有惡意。

應該對孩子沒有一點點的傷害。畢竟這只是一個玩笑,孩子也沒有必要去當真。

在四年前,一個平台的慶典活動上,郭德綱就對沙溢的兒子説了連續的五句,他是自己的兒子。

看過視頻的人會發現,當時安吉前一秒鐘還是處於一個很興奮很開心的狀態。

但是隨着一句句對方是他兒子這樣的話出現,臉上的笑容就立馬消失了。

在郭德綱説完第五次後,安吉就開始哭了起來,這就表明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一句玩笑話,當得知自己是其他人的兒子時,就會聯想到沒有了現在的爸爸媽媽等情形,就會開始難過了。

當時全網都在喊,郭德綱應該向安吉道歉。看到別人的錯誤示範,大家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指出,但到了自己身上,就相當於換了一種情況。

有些話是爸媽們常愛説的,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就會和孩子説你是從垃圾堆裏撿來的,不是我的孩子。

當有了二胎之後,就會和老大説,媽媽現在需要更好地照顧小的,暫時不愛你了等一系列的話,都是很多爸媽的口頭禪。

看似無意的話背後,卻隱藏着巨大的殺傷力,有些時候孩子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當然,不能因為有負面案例的出現,父母們就放棄了逗弄孩子,畢竟沒有樂子的家庭氛圍也不會太愉快。

家長在逗弄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場合和孩子的狀態。

有些孩子會比較認生,看到陌生人的時候,心裏面會比較害怕,而這個時候大人們就不應該拿孩子當做與人相處的工具。

因為孩子已經表示出了自己的狀態和平時不一樣。這個時候去逗孩子,無疑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2.少用條件性語句。

餵飯一直是家長們頭疼的事情,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對孩子説,如果孩子不吃,自己就不要孩子了。

看似很有效果的話,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如果自己不吃,就會沒有了爸爸媽媽,造成一定的陰影面積。

3.不要強迫孩子自我展現。

家長們之間,總是習慣性地把孩子的成長當成向他人炫耀的工具。

就像是孩子學了跳舞或者唱歌,當有親戚或者朋友來到家裏做客時,就會強迫孩子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個時候孩子大多數都是不情願的。

挑弄的方式是出於愛,但是結果可能是傷害。家長們養孩子時,特別需要注意這方面,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