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楊璐 發自北京
2021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職工張金海建議,加快構建起沿黃達海高鐵大通道。其中,淄東城際鐵路作為沿黃達海高鐵通道“最後一公里”,是連接濟青高速鐵路和津濰高速鐵路的重要聯絡線,建成後與濟鄭高速鐵路、濟青高速鐵路形成沿黃流域中下游高鐵通道。建議將淄博—東營城際鐵路列入國家相關規劃,推動項目儘快開工建設。
“黃河與長江不同,不具備發展水運的條件,打通沿黃交通應該加快高鐵建設。”張金海表示,2020年10月,國家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謀劃新建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幾字型’和‘十字型’為主骨架的黃河流域現代化交通網絡”。
在張金海看來,儘快規劃建設自“陝西黃陵-韓城-山西長治-河北邯鄲-山東聊城-泰安-萊蕪-淄博-東營”的沿黃達海高鐵通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第一,這是橫跨黃河流域中部最有活力的高速通道。該通道的起始段在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以北,與渭河、黃河的河身基本平行,不與黃河爭道。通道起點黃陵,地處炎黃子孫的祭祖聖地橋山。向西通向蘭州、西寧並穿越河西走廊的高鐵通道已經建成。新通道由黃陵東行在黃河幾字彎南部的韓城、龍門之間渡河,穿過“太行八徑”中的“滏口徑”進入河北邯鄲市,在山東聊城的黃河艾山卡口南向渡河,向東傍“五嶽之尊”(泰山)南麓,穿越大汶河流域進入古齊之都淄博(臨淄),經古代軍事家孫武故里廣饒縣入境東營市。這一高速達海通道形勢險要,運力高效,活力四射,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建成後將進一步聯通一帶一路、歐亞陸橋、三秦要津和九省通衢,起到牽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作用。
第二,拉動黃河流域城市羣開放發展的重要紐帶。城市羣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形式。黃河流域城市羣發展有着悠久的歷史,但由於地域封閉、交通不暢造成長期發展滯後。“黃河國家戰略”確立後,黨和國家積極推進黃河流域城市羣建設,初具規模的關中城市羣、中原城市羣和山東半島城市羣發展步伐加快,但仍存在城市羣之間聯繫交流頻率低、區域分工不明顯,從而出現與南方城市羣差距拉大的不良態勢。沿黃達海高鐵通道形成後,將迅速推進山東半島城市羣的龍頭地位,有利於引領中上游城市羣東出大海,向日本、韓國乃至東北亞地區開放發展;中原城市羣則可發揮其巨大的振興潛力,走上對外開放的快車道;關中城市羣地理形勢優越,長期居於國家中心城市地位,但現代卻因地處內陸深處,難於通達四方而出現落伍之勢,急需藉助高速通道西出東開、加快發展。沿黃達海高鐵通道東西向聯通國家八縱高鐵通道中七條縱向通道,將進一步拉動黃河上中游的蘭西城市羣、寧夏沿黃城市羣、呼包鄂渝城市羣和晉中城市羣人流物流的交運速率,向更發達的城市羣邁進。
第三,推進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強勁動力。黃河流域是古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但是由於黃河攜帶泥沙量大,洪災頻仍,黃河航運不發達,人文交流不暢通,導致中世紀特別是近代以來文化發展嚴重滯後。沿黃達海高速通道建成後,將大幅度加快黃河流域民族文化復興和人文交流速率。黃河流域山峻水美,是古人類的重要衍生地,人類文明遺址眾多,黃河下游的山東省,在華夏文明初創時期,就萌生了東夷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齊魯文化等,黃河流域東西方文化要素的交匯,為中華文化的創立和形成注入了極大生機活力。沿黃達海高速通道的建成將有利於推進黃河流域文化形態的保護、傳承與弘揚,強有力地拉動現代文旅產業的高速高效發展。
張金海説,目前,沿黃達海大通道的一些區段已在加快規劃建設,聊城-邯鄲-長治鐵路項目正在爭取由規劃研究列入國家規劃實施項目;大通道的山東段(聊城-泰安-萊蕪-淄博-東營)已列入正在編制的《山東半島城市羣城際鐵路網規劃》。
為此,他建議國家層面開展布局規劃,加快構建起沿黃達海高鐵大通道。其中,淄東城際鐵路作為沿黃達海高鐵通道“最後一公里”,是連接濟青高速鐵路和津濰高速鐵路的重要聯絡線,建成後與濟鄭高速鐵路、濟青高速鐵路形成沿黃流域中下游高鐵通道。建議將淄博—東營城際鐵路列入國家相關規劃,推動項目儘快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