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6月,根據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委有關工作部署,全市選派200名優秀幹部奔赴各涉農區經濟薄弱村,擔任駐村指導員,積極參與駐在村黨組織建設、經濟發展、幫扶解困、服務羣眾等工作。自此,他們開啓了每週“5天4夜”的駐村工作模式,各位“駐爸”“駐媽”也開始了和“駐二代”聚少離多的生活模式。今天,一位駐崇明區綠華鎮華星村的駐村指導員,有一些真切的話語,要和他的兩個孩子們説,一起來聽聽~
講述:唐浩(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崇明區綠華鎮華星村駐村指導員)
2019年6月,我作為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委選派的駐村指導員,被派駐在崇明區綠華鎮華星村,該村地處崇明西部,離家約150公里。作為二孩的家長,和廣大的駐村幹部一樣,駐村以後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很多,週一的告別、中間的問候和週末的相聚,是“駐爸”“駐媽”們共同的牽掛。
再見,寶貝!
如同每個普通的週一,前一天設置的鬧鐘在凌晨5點鐘準時響起。為了多陪會兒孩子,經常也會賴一下牀,不過很快設置的第二個“保險鬧鐘”會在5點15分響起。睜開惺忪的睡眼,朦朧中看着身邊熟睡的孩子,慢慢地幸福感油然而生。掙扎的思緒中,想着還有至少兩個半小時的車程,立馬翻身起牀,洗漱完畢,穿戴整齊,再次輕輕推開卧室的門,吻別熟睡的孩子,開啓新一週的征程,寶貝,週末再見!到小區門口的巴比饅頭店,買上兩個香辣蝦仁餡兒的包子,帶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駕車穿過寧靜的街道,輾轉駛上嘉閔高架路,幾經周折終於駛上高速公路,迎着東方泛起的魚肚白,遠離還在熟睡中的城市,駛向鄉村振興夢想起航的地方。約莫一個多小時後,穿過上海長江隧道,駛上“上海長江大橋”,迎來第一縷陽光。你好,崇明!我回來了……
由於我駐紮的華星村位於崇明西部的綠華鎮,所以駛下大橋、出高速後,還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其實村書記多次和我説起,週一市區過來不用趕那麼早,我打心裏非常感激村支書的理解與支持,他知道我家裏過來路程較遠,他是不想我路上過於奔波;但他不知道的是,市區尤其是我居住的市郊,工作日6點以後路上就開始擁堵了,為了減少路上用時,早點出發更有利、更高效,遭遇堵車的概率低了很多,這是一年半以來跑出來的經驗。
你好,寶貝!
緊張忙碌的工作之餘,總是會想起孩子,今天去幼兒園有沒有哭鼻子?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是否會好好吃飯?……如此等等。作為全市200名“駐爸”“駐媽”的一員,總是少不了這樣的牽掛,於是乎週一到週四晚間,總會拿起手中的電話,給家裏打個電話,和幼子聊聊天。姐姐已經上高一,傍晚5點半到6點半是手機自由時間,在“可通訊時間”也會和老大聊聊學校的情況,看看晚餐吃的啥,兩個多月以來,姐姐也漸漸適應了寄宿學校的集體生活……
每每打通家裏的電話,小傢伙總是第一時間搶着接電話,孩子會在電話裏和我分享幼兒園有趣的事情,儘管講的並不是那麼清楚。隨着駐村時間推移,孩子接通電話後的問候語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駐村以前傍晚打電話回去,孩子會問“爸爸,你今天幾點回來?”駐村以後和孩子通話,總要耐心地告訴他“爸爸在漂亮的崇明島上,今天就不回去了……”。
隨着駐村工作的有序推進,孩子彷彿也逐漸“適應”了爸爸不回來的日子,現在接起電話,孩子會問“爸爸,你今天回來嗎?”每每此時,心裏總有一股説不明的酸楚。簡單問候語的變化,折射的是所有駐村幹部的心酸,展現了“駐爸”“駐媽”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
我回來了,寶貝!
每到週五總是充滿了期待,又可以見到“久別”的孩子了。帶上點土雞蛋、翠冠梨、甜蘆粟、金沙橘、崇明香芋等應季的特產,也算是對孩子的彌補。村黨支部書記也非常體量我,每到週五下午,總會給我説“唐博士,下午早點走吧,晚了路上堵車”。於是,週五我都會早早收拾好衣物,下午比平時提早一點出發,踏上回家的歸途,為了避免市區晚高峯,一般選擇走繞城高速和申嘉湖高速。到地下車庫停好車,帶上給孩子買的玩具,小傢伙總會搶着開門,“爸爸,你回來啦!”孩子開心地跳起來,比劃着不太標準的“耶耶耶”,還不忘來兩次有力的擊掌……
作為駐村指導員,內心來講,所有“駐爸”“駐媽”對“駐二代”一直都覺得有所虧欠,週末是難得的家庭團聚及親子時光。孩子喜歡去海洋公園,今年下半年特意買了一張季卡,於是乎週末的“海洋公園之旅”成了孩子最大的期待;亦或帶孩子去近郊佘山爬爬山,去上海汽車博物館看看古董車……以前在原單位工作,週末經常會約上三兩個好友,或者老同學一起聚聚、聊聊;駐村以後,週末安排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着變化,為了陪伴家人,週末基本上都會將手機設置成靜音模式。
轉眼間,新的一週又要到來,新一週的工作即是上週工作的延續,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駐二代,帶給“駐爸”“駐媽”們的不僅僅是牽掛,更是責任與動力。這些家人,包括妻子、父母等所有駐村指導員家屬在內,他們和派出單位的領導同事們一起,是我們駐村工作的堅強後盾。
他們,是我們的大後方,是我們的保障基地,也是我們的最終歸屬。
一年多來,像唐浩一樣的駐村指導員們堅持務實作風,用腳丈量土地,用心服務鄉村。田間地頭、抗疫一線、困難農户家中,都是駐村指導員揮灑汗水、踐行使命的地方。他們化身為方針政策的宣傳員、農情民意的調研員、產業發展的指導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優質農產品的銷售員......哪裏有需要,他們就出現在哪裏。一位位駐村指導員,就像一顆顆種子,在廣闊的農村天地發芽結果,帶領着村民百姓攻堅克難,向着鄉村振興全面小康昂揚進發。在此,我們也為他們送上最真摯的感謝!
編輯:郭王旖喆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