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應變把握防控與發展的戰略主動

因時應變把握防控與發展的戰略主動

儘快結束疫情、迴歸正常生活不會憑空實現,必須建立在全方位條件成熟之上。近三年來積極抗疫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在為這一目標做準備,每一步都在積累經驗、打下基礎。不論是新形勢還是新任務,都對科學精準防控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對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適配提出了新挑戰。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從十個方面為新形勢新任務下的疫情防控明確了方向、統一了步調,有效回應了各方關切。

堅持走小步、不停步,針對疫情形勢變化,動態優化防控舉措,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就一些地方出現的“層層加碼”“一刀切”或簡單化等不科學做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立足第九版防控方案,發佈二十條優化措施。如今在科學分析病毒變化新特徵和嚴格評估政策實施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佈“新十條”,針對性更強,且明確清晰,便於操作。總的來看,“新十條”堵住了“第九版”“二十條”落地時的潛在盲區,是對一系列執行簡單化、不到位問題的糾正;且在政策指向上體現出“由防感染向防重症”的鮮明轉變,對重點人羣的健康管理、疫苗接種,以及集中資源救治重症等作出明確規定。該調整的調整到位,該管控的管得得精準,統籌兼顧、多措並舉,體現出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系統思考。

因時應變把握防控與發展的戰略主動
資料圖 新華社發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出台“新十條”不是被動調整,而是因時應變的主動作為。近三年來,病毒一再變異,戰線不斷拉長,但我們始終積極應對,不放鬆、不懈怠,邊防控、邊調整、邊加強能力建設,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迎來了進一步調整的最佳時機。具體來説,一方面,“病毒變弱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無症狀和輕型感染者大約佔了90%以上。另一方面,“我們變強了”,經過三年淬鍊,全社會對病毒的認知更加全面,大家的健康意識也在提升,再加上疫苗接種、診療技術、藥物研發、物資儲備等諸多“硬件”的不斷完善,抗疫的能力和系統的韌性都有顯著提升。説到底,儘快結束疫情、迴歸正常生活不會憑空實現,必須建立在全方位條件成熟之上。近三年來積極抗疫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在為這一目標做準備,每一步都在積累經驗、打下基礎。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積極防控着眼於此,持續優化防控措施同樣着眼於此。從國際上看,一些國家早早“躺平”,在早期幾波更猛烈的疫情中,確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人羣獲得了自然免疫力,但代價是付出了大量死亡。於中國而言,我們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多,慢性病和基礎病患者眾多,而醫療衞生資源總量不足,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也不均衡。如果也在病毒致病力強且傳播力強的時候放開,一旦疫情失控,醫療體系被擊穿的風險無比巨大。為了最大程度保護人民、拯救生命,中國進行了近三年異常艱辛的“全民戰疫”,無數人在付出、在承受、在努力。事實也證明,我們的防控政策卓有成效,應對了五波全球疫情的衝擊,感染率和死亡人數始終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現如今,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疫情風險仍然存在。據專家研判,隨着防控政策調整,全國範圍內人員流動將大幅增加,而眼下正值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再疊加高校學生返鄉和春運季,未來一段時間的防控壓力不小。可以説,不論是新形勢還是新任務,都對科學精準防控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對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適配提出了新挑戰。在過渡階段,如何讓這個龐大的社會適應新的節奏、恢復正常狀態平穩向前,如何集中資源保護好社會的脆弱羣體,持續探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更優解,仍需繼續付出艱苦努力。

相關措施優化,絕不意味着對疫情不防不管了。從國家層面來説,首先要立足當下,加強藥物、人力以及醫療救治能力的建設,儘可能防範醫療資源的擠兑;也要未雨綢繆,不斷推進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此外,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宣傳解讀,進行充分科普,提升政策的社會知曉度,驅散不必要的非理性情緒;同時對於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做出預案,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消解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感。就廣大市民而言,科學認知病毒變化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也是為社會迴歸正常做出的應有貢獻。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儘快結束疫情是所有人的期盼,而我們正無比接近這個時間點。不斷提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我們就一定能取得應對世紀疫情的全面勝利。

(原標題:因時應變把握防控與發展的戰略主動)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範榮

流程編輯:u030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3 字。

轉載請註明: 因時應變把握防控與發展的戰略主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