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憑藉者一番令人無法理解的操作“一炮成名”。在此期間,立陶宛為討好美國挑釁中方底線,試圖為自己爭取加入西方陣營的入場票。可從結果來看,立陶宛的確從美國手裏拿到了幾億美元的信貸,也在國際社會上立起了“反華”旗幟,某種程度上看起來,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站在了同一陣營,但是他所承受的代價卻也無法忽視,除了和中方外交關係降級以外,立陶宛還犧牲了本國商户和百姓的利益。
立陶宛的所作所為獲得西方某些“反華”議員的力挺,比如部分歐洲“反華”議員共同起草的一封致歐盟委員會的公開信正式亮相。據瞭解,在這份公開信中,那些歐洲“反華”議員公開力挺立陶宛,想要逼迫歐盟出手,對立陶宛提出所謂“中方對他們執行經濟脅迫”的做法發起回擊。
或許是為了展現出自己磅礴的氣勢,這些“反華”議員還四處奔走遊説,後續相關人士在評論中也提到,與其説這是一封公開信,還不如説這不過就是他們納上的“反華投名狀”罷了。
不過,讓這些人感到失望的是,在他們上交到700名歐洲議會成員手中後,僅有40人在這份公開信中籤下名字。因此,660:40的最終結果,也讓那些曾對此事寄予厚望的歐洲“反華”議員顏面全損。
比如立陶宛“反華”議員奧萊卡斯就深感絕望地承認:歐盟給他們提供的支持,遠比自己的預期還低,這也讓他們不得不認清現實:歐盟終究還是在中國與立陶宛之間選擇了前者。
可對於立陶宛的這些議員的想法,我們真不知道該説他們傻還是天真?作為一名國家議員,他們不清楚世界各國的發展原則,即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難不成立陶宛真的以為他們與歐盟的關係,讓歐盟真的可以放棄和中國的交往。
此外,面對660:40的這份結果,還有一位立陶宛大學教授表示,這樣的結果顯然難以令人感到滿意,但他們也清楚,歐盟的主要投資夥伴和貿易伙伴就是中國,對這些歐洲國家來説,中國實在太重要了。但同時我們仍需要提醒立陶宛,所謂的遭到中方“經濟脅迫”也是子虛烏有,如果立陶宛真的打算在此問題上大做文章,至少也要拿出一些可行的證據,而不是空口指責。
部分參考:新華網、海外網、環球網、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