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入湘第一堤”:洪水不退人不退

中新社岳陽8月5日電 題:“長江入湘第一堤”:洪水不退人不退

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劉雙雙 鄧霞

在湖南嶽陽華容縣東山鎮境內的長江防汛大堤上,頭戴草帽、扛着鐵鍬的韓國和4名巡邏隊員分成3列在堤上堤下同步巡查排險,一人手中不時傳出節奏感很強的竹梆筒子敲擊聲。

“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這是報平安,表示大堤安全。”隨行的東山鎮防汛指揮所第一營教導員朱思傑向記者介紹,竹梆筒是洞庭湖區防汛鳴警的重要工具,如果梆聲緊促密集,就表示出現了險情,所有防汛隊員必須馬上趕來。

“鐵鍬是我們需要隨時使用的重要工具。”朱思傑説,每逢大雨過後,堤壩頂上、坡面都會形成積水點,需要及時排掉,這時就要用鐵鍬來挖溝排水,以免造成更大的險情。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面積清基掃障的巡邏路上,由於烈日暴曬,早已土幹路硬,但之前挖的導流溝痕跡依然明顯。為方便夜間巡查排險,堤岸全線都拉起了照明燈。

頭頂長江,腳踏洞庭,腰纏華容河、藕池河的岳陽華容縣是個水鄉澤國,也是湖南防汛抗洪主戰場之一。全縣共有一線防洪大堤總長325公里,約佔湖南的十分之一。其境內32.7公里的長江干堤被譽為“長江入湘第一堤”。

入汛以來,華容縣降雨783.8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多14%。7月20日華容縣內堤防水位全縣超警,一線防洪大堤受洪水浸泡時間超過1個月,目前縣內8個水位控制站水位逐步回落,全縣防汛應急響應已從8月5日10時起調整為Ⅲ級。

5日19時洞庭湖入長江的城陵磯(七里山)水文站水位33.49米,仍超警戒水位近1米。對於常年與洪水“搏鬥”的華容防汛人來説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要吸取以往的教訓,越是退水的時候,越不能放鬆警惕。”在東山鎮塔市排水閘值守的段國兵指着防汛巡查記錄本説,他們涵閘防守人員每隔一小時就記錄一次巡查情況,包括進出閘口、堤坡、閘室內聲響、水面變化等都要詳細記錄在案,發生異常必須立即上報。“雖然今年這裏沒有出現什麼大險情,但我們思想上從來不敢鬆懈,處險的弦一直繃得緊緊的。如果沒有上級要求我們‘下堤’的通知,我們就放鬆不下來。”

華容縣仙鵝寺村60名青壯勞力組成的防汛常備隊更是忙個不停。他們日常分成4個小組,每隔6小時就輪流進行一次“拉網式”巡查排險,以確保大堤安全。8月4日、5日,華容縣連續兩天發佈高温橙色預警,常備隊隊員巡查一趟下來,人人都是汗流浹背。

“我們雖然辛苦,但也非常感動。”仙鵝寺村村支書、常備隊連長蔣健夫説,有不少沒能回鄉參加防汛的老鄉們積極為防汛後勤出錢出力,讓他們巡堤守堤沒有後顧之憂。“還有很多企業、鄉友、退伍軍人為我們捐資捐物,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守護家園。”

在防洪大堤上查險處險的還有不少“95後”。生於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那年的蔡錁,7月中旬從外地回家後,就立即報名成為防汛志願者,白天巡堤查險、開挖導浸溝,夜晚有時還值守涵閘;今年20歲的黃錦昌跟隨父親的腳步走上防洪搶險一線,每天清基掃障、砂石裝袋、搬袋、開挖導滲溝……

“我們7月4日開始吃住在防汛一線,現在剛好一個月了。”華容縣委副書記錢丹青説,為加強幹部的責任心,縣紀委的同志會隨時抽查值守情況,發現問題馬上通報處理。

“洪水不退,不管有多高的温度,我們也不下堤,這是我們的責任。”休息過後,61歲的韓國又和隊友開始了新一輪巡堤,烈日下的背影滿是堅毅。(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5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江入湘第一堤”:洪水不退人不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