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5月30日,海門街道、區自然資規分局、台州醫藥高新區與巖頭村簽訂村留地收回協議,75畝村留地將進入“開發狀態”;

8月14日,海門街道、台州醫藥高新區與民輝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協議,收回2宗共47畝村留地

……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民輝村留地簽約

截至目前,海門街道村留地開發勢如破竹,已累計完成8宗299畝,完成市定目標。

瞄定攻堅目標

村留地開發成“C”位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區領導來海門指導村留地開發工作

今年3月23日,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市區高質量建設“五大攻堅”行動,3月25日海門街道迅速動員,謀劃部署召開班子會議,專題研究“五大攻堅”行動,制定工作計劃、分解工作清單、成立工作專班,設專班20組,街道主要領導擔任專班組長。

其中,村留地開發是攻堅的重要內容。在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的支持下,街道以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楊卓文為組長,戴正祥、曹林斌、鬱成飛等為副組長,辦事處常務副主任章輝為副組長兼攻堅組組長,他們帶頭排摸、商議、分組攻堅。同時,聯合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等部門,座談、協商,制定標準、進行價格測算等,各司其職,協同作戰。8月15日,街道啓動“五大攻堅”村留地衝刺周,發起全面總攻,設立“獵豹風雲榜”,每日對攻堅成果進行晾曬,歷時9天,街道“一把手”帶隊、各片長分村做工作,終於啃下“硬骨頭”。自此海門街道提前2個月完成全部6宗237畝村留地市定考核項目。

截至目前,海門街道村留地開發市定目標6宗237畝已全部完成。村留地成為海門東部開發的“C”位。

上下擰成一股繩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與村幹部溝通、商議

“土地資源是開發的重要要素,但因各種原因,不少村留地處於沒開發的狀態。我們海門就以村留地為突破口,盤活土地資源,打造海門的開發新模式。”海門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目標既定,全力攻堅。街道成立專班,分析各片區村留地情況,再集中攻堅。在村留地工作陷入困境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副主任楊利明、副區長陳建國、區政協副主席徐杏菲等領導幾次赴街道指導、會商村留地相關工作。區委常委、副區長羅雄文牽頭,多次召集區自然資規分局和台州醫藥高新區進行商議。街道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放棄休息時間,聯合區自然資規分局和台州醫藥高新區工作人員,連續幾個週末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及黨員代表大會,進行溝通、協商;夜以繼日地上門做工作,講政策、話未來,針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復盤、商討;駐片幹部長期蹲守村裏,挨家挨户做工作。“兩委”幹部一邊最大努力爭取村集體利益一邊配合政府工作,兩頭忙碌。

“大賬”“小賬”謀未來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召開村民代表大會

在村留地開發過程中,除了區政府出台的相關村留地優惠政策外,公平、公正的標準和“大賬”“小賬”一起算也是留地項目破局的關鍵。

“我們往往給村民算三本‘賬’。一本是不開發,村集體經濟會損失多少;第二本是村、合作社自己開發,資金從哪裏來,銀行利息有多少,開發的方向是什麼;第三本是由政府收回,按照統一規劃進行開發,村、合作社會獲得什麼,有什麼獎勵和優惠。”海門街道常務副主任、項目攻堅組組長章輝及專班工作人員明明白白的“大賬”“小賬”下,村民及社員往往都能聽進心裏。

章輝説:“海門的村民及社員都還是開明的,有大局觀,有未來的長遠打算。”

一位駐片片長説:“從不理解到配合最終簽約,這不僅是街道的工作成果,也是村幹部與村民、社員們的工作成果。為了整個村的長遠發展,大家都在努力。”

目前,嶽頭股份經濟合作社村留地項目已招商;陶王村留地已建停車場……其他已簽約的村留地也正在規劃、開發中,海門的未來可期!

(藍媒聯盟·椒江傳媒中心記者 王衞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6 字。

轉載請註明: 5個月收回299畝,海門借留地“東風”開啓東部發展新引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