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新聞眼》聯合紅豆舒適男裝推出的《紅豆·尋找最美愛的故事》也再度暖心開啓,今年已經是第六季。
盛夏,強對流天氣頻發,風暴、冰雹、洪水……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惡劣天氣,卻有人會驅車上千公里,拿着手中的攝影機直面拍攝。今天,一起來認識追風少年和他的風暴朋友。
浙江有位00後追風少年叫蘇鏑坷,他是中國傳媒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他和他的小夥伴們,從對風暴好奇到執着去追風,再到把拍攝的素材做成科普視頻發佈,一路走來,全憑熱愛。大夥兒説,其實已經把風暴當成了朋友。
“我們追的是颱風、強對流這種可見的風,還會追彩虹、幻日、日暈這些天氣現象。在每次追的時候,也會用非常多的數據做很精細的策劃。比如在哪兒下高速?在哪裏去進行觀測?策劃的目的,很大一方面就是保證安全。”蘇鏑坷説。
蘇鏑坷與風的緣分要追溯到2014年,“2014年的時候當時看了一組照片,是颱風海燕的攝影作品,再加上當時自己已經成了攝影愛好者了,心中有一種觸動,於是就開始瞭解這方面的東西。實際上普通人還真把這些天氣當成颳風下雨而已,但是你如果跟它打交道多了之後,是能感受到每個颱風不同的習性,比如説有的颱風的性格暴躁一點,它可能風雨都非常強,有的颱風就像梅乾菜一樣,它就是比較幹只颳風不下雨。”
蘇鏑坷把追風比作追劇,有開端、發展、高潮還有結尾。在他看來,每次和風暴打交道都是一次結交新朋友的過程,雖然見面只會持續兩三個小時,“而且你真的是在目送一個朋友的出生、成長、死亡,這樣目送它遠去還挺有感覺的。”
2021年的9月7日,蘇鏑坷在錫林郭勒盟南部追一個超級單體,結果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天上開始下串珠一樣的東西。意識到開始下下冰雹了,蘇鏑坷異常興奮,立刻靠邊停車趕緊衝下車拿出機器拍。
“越下越大,最後幾乎有雞蛋大小了,當時有一個冰雹砸到我頭上就特別痛,趕緊讓所有人都躲回車裏,當時這個冰雹砸着車噼裏啪啦地響,然後我們在車內對話還得靠喊才能實現,當時我就在那邊大吼大叫,説我終於拍到我想要的畫面了。”
2021年,蘇鏑坷還追了颱風煙花。“當時我看在狂風中有棵樹已經倒了,我當時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拍攝參考點,因為它可以很好表現這個風到底有多大,當時一下車我就直接被吹得向旁邊倒了一下,然後我就只能連着蹲連着爬慢慢移動過去。最後在這個樹旁邊蹲下,45度斜着我的身體抱着攝影機拍了鏡頭。”
蘇鏑坷至今追過6個12級及以上級別的颱風,最遠一次追風距離達3000公里,三年來追風總行程近40000公里。
“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很多時候每天能吃上一頓熱食就不錯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吃點餅乾、火腿腸之類的。每天上午九點出發,一直都在路上跑到晚上大概九點鐘左右回去,我們真正追到好的風暴也只佔30%左右。很多時候也是跑了上千公里,但是什麼也沒有。”
蘇鏑坷不會對一幅畫面做過多或者過於濃重的後期修飾,更加偏向紀實的風格,讓觀眾看到客觀的天氣事件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讓大家明白災害性在哪裏。
一些記錄下的數據,也有很不錯的價值,蘇州盛澤龍捲拍攝的相關視頻就被佛山龍捲風研究中心收錄。
“起飛之後看了這些畫面,才發現原來破壞帶是如此大,綿延了三公里,才真正感受到在自然面前是很無力很渺小的。蘇州盛澤龍捲那組圖,後來就送到了佛山龍捲風研究中心,給他們作為龍捲災後案例,幫助進行災後評估包括對龍捲重新做構建。”
如今,蘇鏑坷已經成為一名擁有20萬粉絲的up主,參加各類峯會、講座傳播氣象和防災減災知識。
“追風的人大部分的話還是以大學生為主,他們可能有一些畢業之後工作了,可能就不能像這樣隨時出來追風了,而且又追又拍視頻的更是少之又少。追風的時候本身也是孤獨的,因為追風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選擇人跡稀少的地方去跑,無論是追還是不追,這些天氣的東西,它可能最終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來源:江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