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將“雙減”督導列為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教育督導局30日介紹“雙減”和“五項管理”督導情況時指出,把“雙減”督導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設立“雙減”問題專門舉報平台,目前已收到舉報8000多條。

兩部門:將“雙減”督導列為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

資料圖:小學生們迎來校園新生活。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

  據介紹,加強“雙減”督導,是中央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意見》的明確要求,是推動“雙減”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的重要舉措。“雙減”督導措施和開展的工作,主要有六項。

  一是把“雙減”督導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將“雙減”督導擺在重中之重位置,系統部署。要求各地督導部門將“雙減”政策落實及成效納入政府履職督導評價,進一步壓實政府責任;設立專門舉報平台,通報典型違規案例,強化社會監督;組織國家督學、學校責任督學明察暗訪,開展常態化督導;約談、通報問題多發地區和單位,嚴格依規問責。

  二是建立“雙減”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制度。印發各省(區、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雙減”工作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制度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9月起,每兩週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進行通報。

  通報內容包括作業時間達標學校比例、課後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比例、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情況、違規培訓廣告查處情況和羣眾舉報問題線索核查處置等8方面內容共計21項指標,涵蓋了“雙減”工作核心要求。各地從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報送半月報,第一期於本月30日前報送。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在彙總分析各地數據的基礎上,形成“雙減”工作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印發各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呈報中央有關領導同志,抄送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通過定期通報,督促各地聚焦重點任務,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取得實效。

  《通知》還明確,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開設“曝光台”,對該落實能落實而不落實的工作,或經多次通報仍整改不到位的典型問題,要直接在有關媒體和網絡上曝光,並依規啓動問責程序。

  三是將“雙減”工作納入省級政府履職督導評價。7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對2021年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作出部署安排,明確將省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貫徹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情況,包括“雙減”納入省(區、市)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任務、結合實際制訂實施方案、建立工作協調機制、“雙減”工作成效和羣眾滿意度等,作為督導評價的重點內容進行督查考評。

  在綜合考慮各地自查、監測評估、信訪舉報、地域分佈等因素基礎上,擬於11月抽取7個省份開展實地督查。將在省級政府履職國家督導報告中專門反映各地“雙減”政策落實情況,在分省反饋意見中重點反映“雙減”目標達成情況。

  四是設立“雙減”問題專門舉報平台。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微言教育”“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和“中國教育發佈”客户端開設舉報專欄,受理羣眾對學生作業負擔重、學校未依規開展課後服務和校外培訓機構無證照培訓、虛假宣傳、超標超前培訓、超期預收費、違規高收費、退費難等問題的實名舉報。目前已收到8000多條舉報。下一步,將分省歸集有效舉報問題線索,印發督辦通知,按屬地管理原則要求相關省份核查處理。對羣眾反映強烈的典型問題,將組織國家督學和有關專家進行實地核查,並向社會公佈核查情況。

  五是發佈預警提示家長校外培訓繳費風險。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先後於開學不久的3月和進入考試季的5月,發佈了2期校外培訓風險預警,提請家長注意選擇有資質正規培訓機構,不一次性繳納超3個月或60課時的培訓費用;提請家長警惕培訓機構虛假宣傳誘導繳費、巧立名目違規收費、炮製噱頭高額收費,維護好自身權益。9月開學後,將在梳理羣眾舉報問題線索、半月通報和明察暗訪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普通性、趨勢性問題,及時發佈風險預警提示,公佈虛假宣傳、無資質運營、卷錢跑路等機構名單和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六是組織開展實地督查。按照“全面覆蓋、問題導向、持續深入、壓實責任”的總體要求,於6月組織國家督學重點對全國各省(區、市)“雙減”情況進行了實地督查。這次督查,除國家督學外,特別邀請了25位媒體記者作為特邀督導員全程參與。督查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對發現的問題,逐省開列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明確要求,並將視整改情況組織“回頭看”。

  下一階段,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層層壓實督導責任,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推動“雙減”政策全面落地,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校外培訓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顯著減輕。

  針對“五項管理”實地督查,介紹指出,今年1至4月,教育部先後印發五個專門通知,對中小學生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管理作出規定。“五項管理”是“雙減”工作的一項具體抓手,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解決羣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舉措。6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16個督查組,對全國除有疫情的廣東省外的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五項管理”規定落實情況進行了實地督查。督查組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共核查417所中小學校、241個校外培訓機構,訪談校長、教師、家長、學生計2200餘人,回收問卷45000餘份。

  落實進展方面,從實地督查看,絕大多數省份按照“全覆蓋、齊步走、抓督查、常態化”要求,通過召開動員部署會、制定工作方案、宣傳解讀文件等方式,強力推進落實,“五項管理”規定要求正在逐步落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手機管理方面:97%的學生表示學校對帶手機入校園進行了管理。絕大多數地區和學校堅持疏堵結合,細化管理措施,基本做到了在校期間學生手機的有效管控。

  ——睡眠管理方面:一些地區通過制定睡眠管理計劃、簽訂責任書等方式,形成家校共管合力,基本保證了學生睡眠時間。

  ——讀物管理方面:93%的學生表示學校建立了課外讀物進校園遴選審核制度。多數地區能夠落實課外讀物管理規定,健全入校審核機制,基本堵住了問題讀物入校通道。

  ——作業管理方面:學校和教師更重視作業質量,設計差異化作業,在“控量”的同時力求“增效”。

  ——體質管理方面:多數學校能夠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體質健康測試和抽測複核制度。

  主要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政府部署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只是簡單照轉文件,沒有對政策作系統性、針對性宣傳解讀。師生、家長對“五項管理”知曉率低,個別省份超過40%的學生和家長不瞭解“五項管理”規定要點。一些地方工作推進不力,個別省份不少地區和學校計劃到9月秋季開學才實施。一些省份沒有建立部門聯動機制,還是教育部門在唱“獨角戲”。

  第二,學校細化落實不到位。一是手機管理不嚴密。一些學校申請使用手機制度不夠規範,執行流於形式、把關不嚴。部分學校沒有設立手機保管裝置和明確手機管理責任人。二是睡眠時間不達標。問卷顯示,38%的中小學生就寢時間晚於規定要求,67%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三是讀物管理欠規範。一些學校圖書、報刊雜誌數量不足,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生均配備標準。少數學校存在教師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指定讀物問題。

  四是作業負擔仍偏重。問卷顯示,22%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反映有書面家庭作業,17%的中小學生書面作業總量超標。部分學校仍有教師用手機佈置作業情況。部分教師未履行作業全批全改職責,老師部分批改、學生互批互改、學生自批自改、家長批改作業情況仍存在。五是體質管理有漏洞。問卷顯示,38%的學校未落實“每學期視力篩查不少於2次”要求,22%的中小學生反映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時數不達標。體育課時被擠佔問題突出,初三、高三年級尤為嚴重。

  第三,家校協同不到位。各地普遍存在學校“一頭熱”現象。家長雖認可“五項管理”政策初衷,但更擔心孩子掉隊、輸在起跑線上,除學校作業外,不少家長還要額外給孩子佈置作業,結果是“老師減負、家長增負”。還有家長不履行監護責任,把管理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

  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逐省反饋問題。對問題進行梳理,形成分省問題清單,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名義正式反饋各省,提出整改要求,視整改情況適時開展“回頭看”。

  二是納入常態化督導。組織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定期開展督導。在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將“五項管理”落實情況列為考評內容。

  三是督促指導完善政策。重點是指導各地進一步釐清政府、學校、家長責任,增強家長監護、教育責任意識,建立家校聯動機制,形成政府、學校、家庭共抓共管氛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26 字。

轉載請註明: 兩部門:將“雙減”督導列為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