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市的理想L9最近一段時間挺火的,作為一款自主品牌SUV車型,理想L9的價格並不便宜,指導價為45.98萬,四捨五入就是46萬了。放在六七年之前,任何一款自主品牌SUV敢賣這麼高的價格,消費者肯定會認為它瘋了,但現在理想L9確確實實做到了,並且還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據説訂單量還不少,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一種前進。
李想同學説了,理想L9是500萬以內最好的SUV。也就是説,李想同學並不認為理想L9的定價過高,甚至有一種理想L9物超所值的意味,畢竟它可是500萬以內最好的SUV,賣46萬簡直就是送福利。很顯然,理想L9賣46萬是理直氣壯的,是很有底氣的。
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理想L9賣46萬到底值不值,而是來聊一聊以理想汽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為什麼普遍賣這麼貴。
造車新勢力以理想、蔚來、小鵬為代表,這幾個品牌賣得都不便宜,其中蔚來和理想的門檻都在30萬以上,小鵬的均價超過了20萬,零跑、威馬、哪吒這幾個品牌起初的定位是比較接地氣的,現在也在想方設法把價格往上提,另外還有高合,價格比理想L9更高。這些造車新勢力,動輒賣三四十萬,似乎並不新奇。
要知道,一線豪華品牌奧迪在2021年的成交均價也才32.5萬,跟這些造車新勢力比起來,奧迪都要自嘆不如。以前都説BBA不坑窮人,現在看來,造車新勢力才是真的不坑窮人。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賣這麼貴?
區別於那些慢慢積累和擴張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走的是一條速成的道路,也是燒錢的道路,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之後,造車新勢力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然後上市融資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是造車新勢力們活下去的唯一辦法。造車新勢力造出一台車如果只賣10萬,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還沒等到上市,估計就已經彈盡糧絕了,所以為了生存,造車新勢力們必須走高端路線。
説到成本,不得不補充的一點就是成本控制了,這些造車新勢力基本上都是成立沒幾年的新車企,根基薄弱,打通供應鏈就已經費了好大的勁,成本控制上肯定做得不如那些成熟的傳統車企。再者就是造車新勢力們的產量和銷量規模都比較小,去年賣得最好的小鵬也才不到10萬輛,這樣的規模在大供應商面前根本沒有太多的議價權,均攤供應鏈成本和經銷商成本到每台車,價格自然得往上走。
所以,你別跟我説一分錢一分貨,在造車新勢力這裏,還真不一定是一分錢一分貨。造車新勢力賣這麼貴,就是想賺更多的錢,就是控制不好成本。
過去,電商平台説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打車軟件説要讓大家打車更加便宜,可現在生意照樣還是很難做,打車也沒見得便宜,平台抽取高額的佣金,它們背後的資本家們倒是賺得盆滿缽滿。造車新勢力們也説了,要讓國產車彎道超車,還跟消費者講情懷、講故事,可是現在呢,造車新勢力有讓行業進步嗎?真的有為消費者考慮嗎?
對了,電商平台和打車軟件背後的資本家,跟造車新勢力背後的資本家,其實就是同一羣人。
一直以來,我都不看好造車新勢力這樣的發展模式,趕着了新能源汽車的東風,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就以為掌握了行業的未來。我相信新能源汽車有未來,但我不希望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被造車新勢力主導,造車新勢力一旦成為市場的主導,消費者恐怕再也難以買到物美價廉的汽車了,比起這些造車新勢力,我更寄希望於比亞迪、吉利、長城這樣踏踏實實搞技術的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