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 “氣象局傳來壞消息”?官方説法來了!
“就在剛剛,國家氣象局傳來壞消息。今年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將會比往年更加頻繁 。2023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大家務必要提高警惕。一起轉發出去,給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提個醒。”近日,一段包含“氣候預測結論”的短視頻在朋友圈快速流傳,其中文案部分剪切自2月6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的發言。其實,這段視頻中對於氣候預測的理解和傳播未免有些聳人聽聞了。
對於關注度高、專業性強的氣候預測相關結論,公眾應該如何正確認識並參考?正好藉着這段視頻,我們可以通過細盤視頻文案邏輯,學習如何正確科學地看待氣候預測結論。
一檢驗。回溯結論信息源,還原事實,破除“心理戰術”。視頻裏“就在剛剛,國家氣象局傳來壞消息”其實是指在2月6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初步研判認為,今年全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中國最近幾年的氣候預測都是如此),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呈現多發強發態勢(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實屬正常)。視頻中的“剛剛”“壞消息”聽起來有種事態突發且性質嚴重的意味,但回溯信息源可知,這是中國氣象局每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的一條氣候預測信息。並不是“剛剛傳來的壞消息”,事態也遠非如視頻所渲染般岌岌可危。回溯結論信息發佈源頭,檢驗事實,可破除自媒體營造的“局勢危急”的心理戰術。
二比對。參考信息源,謹慎看待程度副詞。“今年的氣候年景總體也非常差 ”這類表述過分誇大程度,以虛多實少的信息混淆視聽。視頻將發佈會上的“今年全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表述為“非常差”,在程度理解上無疑是不準確的。
三推理。再次演繹,檢驗邏輯關係是否成立。視頻將發佈會上“今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呈現多發強發態勢” 直接強行等同於“極端天氣將會比往年更加頻繁 ”,顯然不合邏輯。
四判斷。謹慎對待其中下定義、下結論部分。“國家氣象局傳來壞消息”“2023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以後的天氣將會越來越糟糕”這些表述裏將氣候預測結論主觀定義為“壞消息”,沒有根據地將2023年表述為“不平凡的一年”,未經科學證實就擺出“以後的天氣將會越來越糟糕”的結論。這些充滿主觀判斷的定義、結論真的經得起推敲嗎?其實,國家氣候中心每年都會在充分研判的基礎上對未來一年的氣候年景做出初步判斷,並逐季節、逐月做出滾動氣候預測,並不存在這類“壞消息”“天氣越來越糟糕”等説法。瞭解結論信息發佈的背景及其完整內容,謹慎對待這類資訊中的下定義、下結論的部分,能有效提升對於真假信息的辨別能力。
在中國,氣象部門對未來天氣、氣候的預報預測是根據時效劃分的。根據《新型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方案(2022—2025年)》,天氣預報業務覆蓋未來幾小時到14天內的預報;氣候預測業務覆蓋未來15天以上的預報;氣候預估則特指對未來幾十年到幾百年氣候系統對外強迫響應的估計。年代際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預估因預報時效較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其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三方面:模式響應的不確定性、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不確定性和排放情景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預測未來天氣氣候及其變化情況仍然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天氣變化與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天氣氣候領域的信息資訊在受到百姓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容易被部分自媒體鑽空子。就如每年汛期,當有較強的降雨過程出現時,“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這樣的字眼便會在網絡上傳播;再如秋冬季一出現冷空氣過程,《1950年以來最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1992年以來最寒冷冬季》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便來蹭一波熱度。
不過,明眼人拿來一看就能發現,無論是東拼西湊的文字還是前後混剪的視頻,都完全無法支撐那些聳人聽聞的標題。是否有科學依據?分析是否全面?這些博人眼球的自媒體當然一點也不關注,他們所圖的不過流量和利益而已。
汛期當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大家對天氣氣候相關話題也更加關注。那麼,真實、完整且權威的天氣氣候預測信息該從哪些渠道獲取?又應如何正確參考?未來天氣氣候受多重因素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建議公眾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等權威渠道獲取最新預測結論,切勿被非正規渠道剪切發佈的小道消息擾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