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之治”需要“人民算法”,不同羣體的需求應被發現、識別、測算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9月23日訊 “沒有一個詞比‘人民’更能喚起中國體驗,沒有一種理論比‘人民理論’更能接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9月23日,2022/202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豔玲作“大國之城 大城之民”主題報告,體現出女性規劃者特有的情懷與柔情。
何豔玲作主題報告。
近年來,何豔玲致力於城市治理與政府決策、政策研究,通過感知、體悟城市中人民的感受,瞄準城市治理決策如何有效代表最多人的利益,尋求公共解決之道,提出“人民算法”概念,為城市治理的決策選擇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執政理念,城市治理如何“以人民為中心”?何豔玲指出,必須認識到,在城市治理過程中,人民不是整體的、同質的、模糊的,而是個體的、差異的、具體的,人民可通過羣體、需求等進行分層。
“當今,‘以人民為中心’在具體的城市治理過程中面臨新的挑戰。”何豔玲舉了一個例子:社區空地,是建年輕人需要的停車場,還是老年人喜歡的小公園?居民們意見不一,這就成了一道城市治理的難題。“於是,‘以人民為中心’從價值命題變成了科學命題,要保證利益羣體中相對多數者的更迫切需求,並保證對相對少數者的傷害最小化。”
“城市治理過程中,不同羣體的不同需求必須被發現、被識別、被測算、被預判……”何豔玲説,為此,她在研究中創新提出“人民算法”概念,其核心是需求測算,即瞭解人民需要什麼、需求如何實現、衝突性需求如何達到平衡。“是讓人民的隱匿性需求被感知,讓人民的多種需求被關聯,讓人民的模糊需求被測算。”
通過“人民算法”研究,何豔玲發現,城市人民的需求具有一些共性要素:街頭繁榮,商業發達,人民生活便利;煙火氣息,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城市規劃、建設相協調;線下歡聚,社區、片區、不同功能空間互相鏈接、融合;常人可達,城市景觀、環境、公用設施、公共服務為人民可用;情感共鳴,城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共情互動,形成合力。
何豔玲對現代城市治理提出決策建議:我們不一定能回應所有需求,但更需要看到那些不能被回應的需求;與“最大化滿意”相比,“不滿意最小化”更能保障多數利益。“技術+治理、科學+民主、情懷+專業”能為城市治理難題破解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通訊員陳思 鄒悦 圖|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史偉 胡鼕鼕)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