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十三五”期間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綠色化

人民網-環保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趙春曉) 2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趙英民表示,“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打贏藍天保衞戰的決策部署,狠抓各項任務落實,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一是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成效。化解鋼鐵產能約2億噸,1.4億噸地條鋼全部清零,截止到2019年底燃煤電廠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億千瓦,目前,全國約6.1億噸左右的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們在完成火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後,正在積極推動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重點地區的39個城市列入2018、2019年“散亂污”企業清單台賬的7萬餘家企業清理整頓開展專項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移交地方政府並督促進行整改。

二是能源結構進一步清潔化低碳化。集中力量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累計完成散煤治理2500萬餘户。北京以南約20萬平方公里基本完成散煤替代。指導督促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設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開展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綠色化。加大鐵路和港口的連接線、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不斷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去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2%,從去年1月1日開始全國範圍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的“三油並軌”,普通柴油實現國四、國五、國六的“三級跳”。全國範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積極推廣清潔能源汽車。2010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目前全國公交車電動化比例從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

四是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在重點區域開展降塵監測體系建設,每月通報重點城市區域的降塵監測結果。去年,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長三角平均降塵量分別是每平方公里7.5噸、6噸和4.4噸都滿足目標要求。聯合相關部門指導地方通過禁燒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去年衞星監測到的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比2015年下降了42%。

五是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制定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強化重點時段污染治理,實現精準施策。為科學精準、依法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對39個重點行業按照績效採取差異化減排措施,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

下一步積極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調整優化,進一步突出重點管控時段、空間、行業領域和污染物,特別是加強PM2.5和臭氧的協同控制,進一步優化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範圍,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提升環境監測和執法監管能力,不斷深化空氣污染治理成果,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為人民羣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清新的空氣質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4 字。

轉載請註明: 生態環境部:“十三五”期間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綠色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