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都什麼年代了,還有爸媽打小孩兒?不懂説服教育,只知道掄拳頭動粗?”
其實,不止大眾有這樣的疑問,很多被打的孩子,心裏也在質疑:我到底是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爸媽為什麼要拿我當個出氣筒,他們就那麼想打死我嗎?
爸媽打孩子這件事,其實是爸媽的錯。但有的爸媽偏要為自己辯解“孩子太不聽話,一點不懂事,不打怎麼才能管住孩子?打都不好使,説服教育能有用嗎?”
真心地奉勸各位爸媽一句,如果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達到了必須要打孩子的地步。
記住,千萬別打孩子的“要害”,尤其是這3個部位
要害一:臉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小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要尊嚴,要臉面。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他要出去上學,要跟自己的同伴玩耍。爸媽再生氣,也不能動手打孩子的臉。不然,孩子的臉會腫痛,沒法見人。
如果一旦誤傷到孩子的眼睛、鼻子,留下疤痕,孩子還會自卑,很可能會記恨爸媽一輩子。
同事小李説,他開車去加油,看見有個小男孩揹着書包,坐在那兒一直在哭。本來挺趕時間,但看着男孩低着頭,非常無助的樣兒,同事就本能遞給男孩一瓶水,還有一包紙巾。
男孩不好意思地抬起頭,用手捂着半邊臉。他接過去水和紙後,膽怯地對小李説了句“謝謝”。而後,就開始清洗那半張臉。
小李説,當時看見小男孩的臉,他都嚇傻了。右半部被抓破了,用紙一擦都能擦出血,紅腫的可憐。
經過簡單的交流,得知這是男孩的爸爸喝多了,把他給打的。現在,男孩不好意思上學,又不敢回家,只能坐在路邊了。
臉,就是孩子的要害,家長再生氣,也該留點尊嚴給孩子,千萬不能打臉。
要害二:腦袋
腦袋有多重要?這肯定不用説了!可是,偏偏有些家長在生氣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動手拽着孩子的腦袋,就往牆上撞擊。
還有的爸媽力氣較大,一巴掌就把孩子腦袋給打暈了,甚至有的孩子都被打懵了,家長都不住手,輪着巴掌就往孩子腦袋上拍。
有個寶媽曾留言,她説自己的老公在醉酒後,回家耍酒瘋。結果,把兩歲半的兒子,給打到了腦震盪。
現在,孩子大了,後遺症越來越明顯了,孩子經常失眠頭疼、反應遲鈍、耳鳴,她當媽的看着都心疼。
記住,打孩子千萬不能打腦袋,否則孩子遭到外力打擊後,出現腦功能障礙,甚至昏迷、頭疼、噁心等症狀,家長可後悔都來不及了。
腦袋就是孩子的要害部位,就算家長急火攻心,或是一時糊塗,也萬萬不能打。
要害三:後背
後背很重要,相當於孩子的要害部位。
在唐朝時候,快速駕馬駕車穿越街道,亂闖巷子的人,都要受到竹板或是荊條打50脊背的處罰。
後來,唐太宗聽説,人的脊背是人體經脈彙集的地方,所以才改打了其它部位,改變了這個懲罰措施。
可見,小孩子的後背處,確實不可以亂打。否則,孩子容易脊椎受損,甚至全身發軟,行動不便。
有時候,爸媽可能不想使勁兒打孩子,只想着嚇唬嚇唬孩子罷了。所以,就順手打了孩子幾下後背。爸媽可能覺得,自己沒用多大力氣。
但是,要知道,小孩子的骨骼正在發育,後背的神經本就敏感,家長的力量孩子可能承受不住,極容易意外受損傷。
所以説,爸媽再生氣,也要控制好情緒,管好自己的這兩隻手。
不該打的地方,千萬不能打,孩子的要害部位若受損,可能一輩子都要受到影響。
再説,打罵教育,本就不可取。爸媽總打孩子,非常影響親子關係,孩子會恐懼、憎恨爸媽。另外,一味的打罵孩子,還容易導致孩子叛逆,更加不聽話,對改變孩子真沒益處。
如果孩子總惹爸媽生氣,爸媽不打孩子,還能怎麼辦呢?
①爸媽要控制情緒,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
家長和孩子之間,只要把話説開,彼此間血肉相連,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只要爸媽願意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溝通,心平氣和地説話,説出自己心底裏的想法。那麼,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比較懂事,孩子能夠理解爸媽的情緒波動,諒解爸媽的過錯,願意跟爸媽做知己,不惹爸媽生氣。
②在孩子面前示弱,表達自己的希望
一些平時很強勢的爸媽,不樂意示弱,但相反,示弱往往更容易達到讓孩子聽話的效果。強勢的爸媽,要適度以低姿態面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無助,諒解你過去的動手行為,從心底裏接受你,孩子就會更懂事了。
在孩子面前示弱,並不丟人,總比打孩子要強太多!您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