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內地與香港從來都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凡是中華兒女,都有着患難與共、唇齒相依的民族認同感。
13家餐館捐了5000餘碗“救國飯”
抗戰時期,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成立。香港同胞和愛國華僑對祖國抗戰的支援,以“八辦”為中轉站,輸送到抗戰前線。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按協議,已編入國民革命軍序列的八路軍、新四軍,應當由國民黨當局按月發放補給,但經費經常被藉故剋扣或拖欠,彈藥和醫藥更得不到解決。國民黨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儘管當時香港處於港英政府的統治之下,香港的好幾家華人銀行也都處於國民黨勢力的控制之下,愛國者仍然選擇挺身而出。
僅在1938年4月份,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就收到了由香港同胞捐獻的價值8000多元的藥物。相比之下,當時,國民黨當局撥給新四軍的軍費是每人每月1.3元,這筆錢相當於新四軍建立初期由國民黨當局撥給新四軍全軍的軍費。
為募集更多捐款,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與保衞中國同盟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募捐方式,如“一碗飯運動”。
在保盟的組織下,發售一萬張餐券,餐券的價值本可享受幾道菜餚,但認購者只能持券到提供贊助的餐館吃炒飯一碗。這種差額盈餘就交給中國工業合作社作為救助傷兵難民的基金。
“一碗飯運動”得到香港各界的積極響應。頭幾天,就有13家餐館參加,捐飯5000餘碗,大家把它稱為“救國飯”。
愛國僑領陳嘉庚也帶領大批青年,在香港成立救濟總指揮部,籌集了上百萬元的救濟款項,為八路軍解決物資之困。
除了捐款捐物,還有大批香港愛國青年積極回國參與抗戰,其中大部分是抗戰中急需的司機、醫生、護士等專業技術人員。
歷經6個多小時,12架起義飛機終
“回家”
1949年11月7日,時任“中航”總經理的劉敬宜在《中國航空全體員工起義宣言》上簽字,下定決心率眾起義。
那時,香港啓德機場跑道上的十二架飛機裏,有十架屬於“中航”,兩架屬於“央航”,當時最大、最豪華的客機“空中行宮號”也在其中。
11月9日6點30分左右,參與起義的12架飛機全部升空。為了保證安全,十二架飛機按照不同機型,分兩條航線,一條經漢口北上,而另一條取道南昌到達天津。
六個多小時後,所有起義飛機終於投入了祖國的懷抱。
圖:“兩航”北飛駕機起義人員飛抵天津合影
1949年11月12日,毛澤東致電劉敬宜、陳卓林和“兩航”員工,他在電文中説,“這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愛國舉動。”
“兩航”起義的十二架飛機,和後來由“兩航”機務人員修復的國民黨遺留在內地的十六架飛機,構成了新中國民航初期的機羣主體。起義運回的器材設備,成為新中國民航初期維修飛機所需的主要航空器材來源,為發展航空工業和電訊研究工作奠定了技術和物資基礎。
放棄灌溉農田,也要給香港同胞水喝
祖國是香港堅強的後盾。
1962年底到1963年,香港出現了自188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連續9個月滴雨未降。
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搶水,用盡所有東西來裝水,甚至有一些香港居民在山溝的巖縫中用雙手挖井取水。為了爭水,鄰里之間經常出現大打出手的情況。
1963年這場嚴重的水荒不僅讓350萬香港同胞乾渴難耐,更是對香港經濟社會造成了巨大沖擊。商店關門、工廠停工,有的企業主還因無力承受債務,賠上了性命。
絕境之中,香港中華總商會和港九工會聯合會代表香港向內地發出了求救信息。
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鬱迅速作出回應,“可以從廣州市每天免費供應自來水兩萬噸,或者其他適應的地方供應淡水給香港居民使用。”在自身用水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廣東省人民政府放棄了大片農田灌溉,由深圳水庫向香港額外增加供水318萬立方米,以解香港同胞的燃眉之急。此外,香港方面還可以用輪船到珠江口免費取水。
內地的緊急救援,有效幫助香港同胞度過了1963年這場可怕的大水荒。
然而治本之道需謀劃長遠。為根本解除香港水荒,1963年6月10日,周恩來總理拍板,決定引東江水供應香港。
圖:周恩來總理批示,“供水工程,由我們國家舉辦,應當列入國家計劃。因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現存於中央檔案館
為使香港早日擺脱困境,中央決定暫停其他部分項目,全力以赴投入東江深圳供水工程。
1965年2月27日,東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僅11個月,這條供港“生命線”就被搭建起來。
曾糾纏香港幾十年的吃水難問題終於成為歷史。得到東江水哺育的香港沒有了後顧之憂,很快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為滿足香港需求,從1973年6月開始,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相繼進行了三次擴建。自此,香港居民食水無缺,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旱情,生產生活也能不受影響。
一江清水奔流入港,這流淌不息的 “生命之水”,早已滲入香港的每一寸土地,更融入內地和香港同胞的血脈深處。
“三趟快車”不止運送生鮮,更是生命線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香港約90%的鮮活食品、約80%的淡水、約25%的電力,以及天然氣,都源自祖國內地。
受自然條件所限,除了淡水資源,香港日常所需的食品、電力、天然氣等資源也極度匱乏。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心下,原鐵道部、外經貿部、中糧公司等部門組織開通了751次、753次、755次“三趟快車”,向香港運送鮮活食品。
據統計,“三趟快車”開行48年間,經深圳海關驗放的車輛達4萬多列,驗放活豬近1億頭,活牛580多萬頭,凍肉近800萬噸,雞、鴨、鵝等活家禽數十億隻,瓜果蔬菜、活魚水產、乾貨等更是不計其數。“三趟快車”因此被香港同胞形象地稱作“生命線”。
八十至九十年代,粵港兩地合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海上油氣田向香港輸送天然氣,有效保障了香港能源供給,改善了能源結構,充足穩定的能源供應,為香港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充足的物資供應,保證了香港的勞務成本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成為香港社會保持活力的幕後英雄。
“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內地與香港唇齒相依,在艱苦卓絕的年代,兩地同胞的患難與共彌足珍貴。
展望21世紀的無限未來,前方征途的曲折,也需要香港與祖國內地並肩向前。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勾勒下,一幅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如今,國家發展進入新階段,香港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個過程中,香港是親歷者、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在國家波瀾壯闊的發展大潮中,香港不能缺席、也不會缺席。中央對香港的真情關愛,祖國對香港的強大支持,將化為香港各界的前行動力。“東方之珠”將煥發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央視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CCTV國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