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包河區南淝河路與錦繡大道交口南側的密林之中,如果沒有人帶領,很難想到這裏竟然隱藏着一座有着60多年曆史的老電灌站——興集電灌站一站。興集電灌站是當時全省裝機容量最大的電力排灌站,如今密林之中的興集一站依然發揮着防汛排澇的功能。
而解放後全省第一座電灌站也位於包河,它就是1951年4月建成的方橋電灌站,站址位於當時的巢湖路40號,可惜的是,該站已經被停用拆除,蹤影難覓。
隨着合肥城市的發展,部分老電灌站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同時,一些新的、現代化泵閘站也建設完成,承擔起城區防洪排澇的重任,守護着這座城市的安全。
近日,筆者探訪包河區部分電灌站、泵閘站,瞭解這些泵閘站背後的故事。
密林深處 偏僻老站“哺育”合肥市民
11月18日上午,筆者跟隨包河區電力排灌工程管理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許友一道,探訪興集一站。行至南淝河路與錦繡大道交口,不遠處便是新建成的濱湖金融小鎮和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未來,這裏將是嶄新的濱湖卓越生態城。交口往西,從錦繡大道南側一處岔路進入一片樹林,行至這條曲折的小道盡頭,彷彿回到上世紀八九十時代。
高大的楊樹林內,一座兩三層樓高的主站房和兩側的兩棟樓房顯得格外幽靜。“主站房建於上世紀50年代,兩側的房屋建於1978年。”許友介紹,興集電灌站當年承擔着灌溉、排澇和為城區自來水廠供水的功能,這裏是一級站,將巢湖水提到興集二站後,再通過明渠將水源源不斷地送到合肥市自來水廠一廠。許友1983年剛參加工作就在興集電灌站工作,説起興集站的歷史,他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興集電灌站於1957年2月開工,1958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總裝機6台2310千瓦,設計灌溉面積8.49萬畝,排澇3.3萬畝,為當時全省最大的電力排灌站。1961年到1987年期間,興集電灌站還逐級引巢湖水為合肥市自來水廠一廠供水,平均日供水量約8萬噸。
“這裏的主站房原來是蘇式建築,1996年進行泵站技術改造,將屋頂進行了加固,外立面也貼上瓷磚,有點90年代的建築風格,外表已經完全看不出蘇式的風格了。”而主站房兩側在1978年加蓋的兩棟站房小樓,則保留了當年的模樣。
許友還向我們介紹起這兩棟小樓背後的故事——1978年,合肥遭遇大旱,城區生產生活用水緊張,為保證合肥市的供水安全,當時的合肥市副市長金翠珍來到這裏駐點,在原有泵站的基礎上,督導新建了2座泵站,增加了600千瓦裝機的裝機容量。“這兩座樓就是當年新建的泵站站房。”許友介紹説。
“那年的旱情非常嚴重,巢湖水位降至正常水位以下,興集一站從巢湖提水困難,隨後部隊官兵前來支援,在湖灘上開挖引水溝,將巢湖水引到電灌站,加上緊急建設的這兩座泵站,這才保證了合肥的生產和生活用水。”
儘管已經建成使用了62年,但這座密林深處的興集一站仍然在堅守崗位。隨着城市發展,電灌站為自來水供水和農業灌溉的使命已經完成,但依然發揮着防洪排澇的功能,今年汛期,興集一站還成功完成了排澇任務,保障着流域內近6000畝區域免受內澇。
大隱於市 一座“百草園”的前世今生
老驥伏櫪。興集一站仍在使用,而與它同時建造的興集電灌站二站卻迎來了不同的命運。
興集二站位於烏魯木齊路與北京路交口中石油加油站東側,以前的老義興集緊臨興集二站。“興集電灌站也因此得名,以前附近村民也把興集二站叫做義興二站。”許友説。 如今,興集二站西側新建了特色街區——貢街。東側是喧囂的工業區,一旁的道路正在緊張的施工,北邊便是繁忙的繁華大道,一片車水馬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綠樹掩映之中,一座座老房子留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訴説着興集電灌站輝煌的歷史。
踩着梧桐的落葉,走進這片樹林,這裏是整個興集電灌站的行政辦公區域,紅磚的房子建於七八十年代,是許友和同事曾經住過的宿舍,另一排青磚的老房子建於1957年,是電灌站曾經的辦公用房,四周一棵棵高大的老法梧、柏樹與這些老房子一起,見證着電灌站的變遷。
在青磚瓦房的南側,約11米深的窪地裏,一幢約四層樓高的蘇式建築靜靜地矗立在那裏。這就是1957年開工,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泵站站房。與周邊其他建築相比,顯得別具一格。頗具年代感的蘇式建築,也喚起了許友當年的記憶。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興集電灌站最輝煌的時代,不僅能夠實現經費自給,還能上交利潤。1987年以前,興集電灌站可能是合肥條件最好的電灌站了。”據1991年的資料記載,興集站灌區共開挖引排水渠,幹、支、斗渠計15條,長69.2公里,興建涵閘斗門140座,橋樑59座,完成土方198萬立方米,機房管理房、渠道佔用土地814.23畝,房產5726.9平方米。
當時,面積達93畝的興集二站,也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大花園。當時的老站長十分重視綠化,有專門的區域作為苗圃,還建有玻璃房用於種花養花。園內吸引了很多鳥類到此棲息,樹葉上都會沾滿一層鳥糞。那時一進大門,就能看到站內的冬青樹被修剪得整整齊齊,還用爆竹花、雞冠花、菊花等花卉苗木擺出如“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等水利宣傳標語的造型,環境十分優美。由於綠化工作做得好,電灌站被評為全省綠化先進單位。
隨着為合肥市自來水一廠供水使命的完成,1987年以後興集二站轉為專門從事農業灌溉,並最終於2004年停用,隨後處於閒置狀態。
由於這座蘇式的站房建在近11米深的窪地中,積水需要靠水泵排出。可惜的是,2015年這片區域的排水管道被周邊施工項目挖斷後,積水無法及時排出,窪地成了水塘,這座蘇式建築也被浸泡在水中,水位最高時淹到了四層樓高的屋檐下。
好在房屋建築質量好,後來積水排出後,只造成了牆皮的脱落,建築主體沒有大的破壞。不過站房內部也由於長期浸泡,沉積了一層厚厚的淤泥。裏面的配電櫃和生鏽的水泵機械也被保存了下來。
探訪當天,在站房周圍的窪地和土坡上,挖掘機和工人們正在進行土方施工。原來,這裏正在被擴建成近10.5萬平方米的電灌站公園。令人欣慰的是,這些老房子和大樹都被保留了下來,免於被拆除的命運,等待下一步的改造利用。
據建設方介紹,電灌站公園從去年9月開始施工,目前,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將於今年年底竣工。公園內新建了園路、綠化和小品景觀、停車場、修整了原有的水面等。未來,市民們可以來這裏休閒遊玩,瞭解電灌站和我區水利發展的歷史。
這座電灌站也將從一座“百草園”,蜕變成一座市民公園,繼續續寫它的輝煌。
從最早的方橋電灌站,到最大的興集電灌站,在各級支持下,當時還陸續建造了汪潦電灌站(1959年建造)、東林電灌站(1978年建造)等電力排灌站和各類農田灌溉水利設施,保障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據1991年2月編寫的《合肥市郊區水利志》記載,截至1989年底,當時的老郊區全區16個鄉?(鎮)共建有固定電力排灌站182個,機電裝置266台套9070千瓦,有效灌溉面積達8.6萬畝。
隨着城市的發展擴張,這些電灌站灌溉、供水的作用逐漸萎縮,取而代之的則是越來越艱鉅的城市防洪和排澇任務。
“我區位於合肥城區南緣、巢湖北岸,全區地勢較其他城區低,東西有兩個大圩,中間有16.8公里湖岸線,是合肥唯一臨湖城區,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塘西河等4條城區主河流均在我區入湖。一到汛期,就可能面臨上游來水、城市積水、圩區內澇、湖水頂託、大浪拍岸的五重壓力”。包河區農林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歷屆黨委政府都極為重視水利工作,一座座現代化泵閘站也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圓形鋼結構玻璃幕牆建築璀璨奪目,粉牆黛瓦的中式建築小家碧玉,半地下式堆土覆蓋式建築沉穩低調……在我區的一些重要河口,一座座獨具特色的現代化泵閘站,成為包河區防汛抗洪的重要工程保障,也成為該區的一個個新地標。
在塘西河河口,環巢湖大道北側的一幢圓形鋼結構玻璃建築在陽光和綠樹的映襯下光彩熠熠,格外引人注目。原來,這幢形似UFO的建築為亞洲首個圓形閘站——塘西河河口閘站。閘站按照50年一遇洪峯流量全部自排,100年一遇巢湖水位擋水防洪要求設計建造。
“旋轉閘門有1800噸重,直徑有50米。”許友介紹,塘西河河口閘站樞紐地面高14.5米,泵站等建築物均位於地下。地面以上為直徑55米圓形建築,總體建築佈局與上游生態濕地和下游環湖大道交相輝映。“閘站對防止閘外巢湖水倒灌、阻擋藍藻入侵、及時排除塘西河內澇以及維持平時景觀水位都起到重要作用。”
在濱湖新區環湖北路與衡山路交口東北側,201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的徐河閘站樞紐工程顯得並不起眼。在半地下式的泵站內,7台套德國進口潛水泵,總功率達2870千瓦,設計流量45m3/s,泵站採用了自動化控制管理系統,只要在電腦屏幕上點一點按鈕,閘門就自動開啓或關閉,並能精準進行各項操作。除了採用了自動化控制管理系統,該站房建築還配有日光照明系統,更加節能減排。
與徐河和塘西河閘站不同,位於煙墩街道的北澇圩閘站更加原生態,該站房為半地下式,採用堆土和綠化覆蓋,與周圍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同時,上游新修河道6.05公里,沿河佈置30公頃生態濕地。對上游濱湖新區十幾公頃區域內調蓄洪水、調節氣候起到重要作用。
據瞭解,“十三五”期間,包河區十五里河、徐河、北澇圩、關鎮河河口閘站相繼投入使用,淝河、派河、十五里河、關鎮河等河道整治工程陸續完成。泵站排澇流量由不到60m3/s,提升至220m3/s,防洪排澇能力位於全市城區首位。今年汛期,區管11座固定排澇站48台套水泵開機12367台時,排出水量達1.18億方,接近常年平均排水量的4倍。
超百年一遇的高水位,也導致包河排澇站機電設備因長期超負荷運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目前,該區已經啓動災後水毀修復計劃,預計在明年汛期前,可以完成對塘西河、北澇圩、徐河、關鎮河等閘站的修復工作。屆時,它們又將重現往日的神采。 (葉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