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京昆高速公路雅西段,也稱雅西高速,自四川盆地邊緣向橫斷山脈爬升,沿古絲綢之路穿越深山峽谷,為我國乃至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被譽為“天梯高速”。

  全長240公里的距離,連接了四川省雅安市與西昌市,串聯起多處革命遺址,留下“彝海結盟”“紅軍強渡大渡河”等經典紅色記憶。

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2021年4月28日拍攝的京昆高速雅西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出發,沿雅西高速經過“彝海結盟地”冕寧縣,兩個多小時便到達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鎮。86年前,這裏進行了一次事關紅軍命運的渡河戰鬥。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紅軍長征途經安順場,當地老秀才宋大順力勸紅軍快快過河,切莫停留。與此同時,蔣介石叫囂“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企圖憑藉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時年90多歲的宋大順曾親眼見過石達開覆滅於此,明白蔣介石的“如意算盤”用心之險惡。

  一路上,深山大川延綿不絕,峽谷急流令人震撼。在安順場紅軍渡,只見大渡河急湍似箭,猛浪若奔,一隻渡船模型靜靜地靠在河岸邊,彷彿仍在述説紅軍當年的英勇。

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2021年4月29日拍攝的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鎮大渡河畔的渡船模型。新華社記者劉夢琪攝

  “從這裏強攻通過的,除了紅軍,歷史上再沒第二個!”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副館長宋福剛是當年“宋秀才”的曾孫。這些日子,前來安順場參觀、學習的遊人絡繹不絕,宋福剛每天忙得腳不沾地。他説,讓紅軍精神代代傳下去,既是祖輩的期許,也是他的責任。

  沿雅西高速繼續向北,就來到雅安市漢源縣,這是一座以花椒聞名的小城,也是紅軍長征時“佯攻大樹堡”等經典戰役的發生地。80多年後,紅軍精神仍激勵着當地羣眾。

  龐大的白色風車發出轟鳴聲,漫山遍野的花椒田鬱鬱葱葱。站在漢源縣清溪鎮的“花椒山”,漢源縣瑞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先義告訴記者,藉助“甜櫻桃+花椒”產業,他的家鄉同心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了產業新村,如今又開辦了30餘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初具雛形。

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2021年4月29日拍攝的雅安市漢源縣花椒種植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從小耳濡目染紅色故事的郭先義是一個被困難打不趴的青年,他原本在大城市打工,2017年回到家鄉,看見年邁的父母勞作辛苦,決定留下投身農業生產。

  那年5月,眼看甜櫻桃豐收在望,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讓果樹受損、果子減產、櫻桃滯銷。焦急中,他嘗試通過微商銷售,又因為沒有經驗而失敗,最後不得已免費寄送產品,只求得到客户反饋建議。

  “以前紅軍打仗的時候腦袋很靈活,這裏是吸引敵軍火力的佯攻地,紅軍其實是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我們從小就曉得這些故事,所以也塑造了我們遇到困難不要怕,大不了再找辦法的性格。”

  郭先義沒有一蹶不振,他積極參與各類農業培訓,學習相關知識。2018年,他帶頭註冊成立了漢源縣瑞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種植技術標準,發展綠色農產品,並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户就近就業。

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2021年4月29日拍攝的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鎮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烈日下,雅西高速上車流滾滾,終於到達這段高速起點雅安市,再開一個多小時車,就是那座因“飛奪瀘定橋”一戰聞名的紅色小城瀘定。

  “叮鈴鈴、叮鈴鈴……”峽谷間的山風吹着鐵索發出的聲音,似乎與奔湧大渡河的咆哮聲一唱一和。走在瀘定橋上,不由使人聯想到紅軍戰士們奪橋的衝鋒號和槍炮聲。

  “如果想到死,我們就衝不過去了。”李友林是當年飛奪瀘定橋22名勇士之一,他的兒子李理告訴記者,他曾問過父親,爬鐵索奪橋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想到過死嗎?至今,父親的回答仍縈繞在李理耳邊。

  遊人們扶着搖擺的鐵索,小心翼翼地邁着碎步,有膽小者,閉上眼睛由人牽引,仍頭暈目眩。走一遭瀘定橋,更覺紅軍當年奪橋之英勇。

  天色漸晚,霓虹燈閃爍,站在橋頭,可見廣場上穿着各族風情服飾的居民們圍在一起跳起了鍋莊舞,路邊挑着紅櫻桃叫賣的藏族大媽生意紅火。

  文字記者:康錦謙、王曦、劉夢琪

  視頻記者:王曦、康錦謙、劉夢琪

  編輯:王薇

  新華社國內部、四川分社聯合出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1 字。

轉載請註明: 沿着高速看中國|“天梯高速”的紅色迴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