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文\水説

本文約4000字,閲讀時間7分鐘

一家新聞網站對1000多名青少年家庭的父母做了一個統計,其中78%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心理變化很大,這部分父母也認為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遇到了新的挑戰,並且將近40%左右的父母認為自己已經完全不懂得如何和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以及親子關係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了。

當很多父母意識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開始出現了問題之後,會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在我實際的工作當中,見過最多的就是父母使勁地討好孩子,認為自己無條件的滿足孩子一切的要求就能夠重新修復關係,但是嘗試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情況更糟糕了。

其實面對這樣的一種付出,每一個經歷過的父母都是很辛苦、很難過的,但是對於任何關係來説,這種以犧牲界限、犧牲規則來換取關係好轉的行為不僅不會讓關係好轉,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麻煩,甚至是自己情緒上的崩潰。

還有一些父母,帶着很強的目的性去滿足自己的孩子,一邊滿足,一邊以此來要求孩子聽話,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干預。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是很辛苦的,但是當父母向孩子説自己多辛苦,付出了多少的時候,對於青少年來説,可能會有一些觸動,但是他們沒有經歷過,所以你説的這些大多數他是無法理解的,甚至會覺得被父母的愛給“道德綁架”了,這也是親子溝通不暢當中的一種惡性循環。

青少年一旦產生了這種“被控制”的恐慌感,他一定會想辦法來逃脱父母的控制,那麼減少和父母的溝通、逃避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是第一步了。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同時呢,我們也要關注到青春期非常重要的一個心理特徵,在這個時期當中呢,青少年正在經歷自我意識“跨步式”發展的時期,為什麼説“跨步式”發展呢,他們的潛意識當中會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們自己“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我想要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生活和空間,我想自己決定很多的事情”。

從兒童到青少年,這種心理跨步式的發展就造成了父母在教養方式上的一個不適應,其實青少年本身也是比較矛盾的,因為他們既需要被尊重,同時呢,也需要一個強大的,可以參考的學習對象,父母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模範作用,所以呢,當父母小心翼翼的和他們相處,甚至低聲下氣的去滿足他們的時候,孩子不見得會因為這種付出而尊重父母,反而可能會覺得父母是懦弱的人而產生厭煩的情緒。

其次,造成親子溝通不好的問題還有就是父母對於孩子可能造成的一些心理傷害;有一些傷害是比較直接的,大多數父母都能夠意識到,比如説打罵、指責和侮辱的方式。還有一些傷害比較隱蔽,很多父母做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可能會帶來心理傷害,比如説經常否定孩子的情緒、想法和一些願望,父母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對孩子的幼稚進行了批判,還有一些父母,自己的情緒沒有處理好,不知不覺中就把那種負面情緒就傳遞給了孩子,這些都有可能是傷害的來源。

我聽到過很多父母抱怨哈,做父母太不容易了,感覺方方面面都要小心翼翼的,本來在社會上就受氣,回家還這麼憋屈;嗯,確實是這樣,養育孩子本身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父母最大的希望這個自己負責的這項工程能夠不僅健康牢固,還能承載很多的希望,我認為,辛苦也會有高期待這方面的原因。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接下來就是今天課程的重點,如何恢復親子溝通

前面説到了一些傷害,父母可以先覺察一下自己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有沒有哪些言語或者行為是孩子不太能接受的,如果有,那父母就需要對此前的那些做法繃一根弦,嘗試覺察一下在哪種情況下會出現那一類可能會造成傷害的行為;如果你覺得對孩子其實挺好的,也挺尊重孩子的,那麼,就考慮一下,是不是需要允許孩子在這個時期和父母的關係做一些遠離,多給他們一些空間來去適應一些自身的心理發展矛盾。

對於那些親子關係本身就存在問題的家庭來説,恢復親子溝通的第一步,可能就是很多父母難以做到的,那就是表達真誠地道歉,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道歉會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感,也抹不下這個面子,有的即使道歉了,但是很敷衍了事,孩子也有可能並不會因為一次道歉而敞開懷抱來恢復溝通,這都是這個過程中的難點。

這些問題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父母作為成年人,有一些執念放不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糾正一個想法,就是道歉並不是什麼低三下四的態度,其實也有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以來表現,這個在後面會講到。

並且呢,青少年對於父母的思想、言行的絕對相信是遠遠超出父母想象的,他們對於能夠坦誠溝通並且承認自己錯誤的父母也會報以尊重的態度,換位思考一下,我們通常不會對那些主動承認錯誤的人加以鄙視,反而呢,我們會對那些明知有錯卻死不承認的人報以痛恨,親子關係也是如此。

並且呢,認同親子關係當中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意味着父母就失去了權威性,家庭關係的維繫恰恰是因為彼此的尊重而建立的,所以呢,這也是一個建立規則和邊界的良好時機。關於這個步驟是不是有效,並不是我説的算的,而是家庭諮詢當中切實有效地方法之一。

那這是第一步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父母能夠認真的思考自己和孩子關係當中出現的一些,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中,自己父母可能也在用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式對待自己,比如説,有的人自己的父母就對自己特別的嚴厲,很少有鼓勵和表揚,所以,這種方法就會被用到下一代的教育當中,因為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這種傷害其實有一個很深的印刻和傳承。

也有的人,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中是受到父母的忽略的,所以呢,這部分人成為父母之後呢,可能會事無鉅細來管理孩子的生活,實際上潛意識當中是在彌補當年父母對於自己的忽略。

這些由於原生家庭教養方式帶來的習慣再應用到自己孩子的教養當中時的狀況呢,就叫做代際傷害。

所以呢,父母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些問題,實際上對自己也是一種療愈,是每個人成長當中都需要一個過程,也是我們今天要説的第二個步驟。

當然,自我療愈可能並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夠完成的,所以呢,大家可以自己去尋找一些系統的課程來學習如何療愈自己或者説接受正規的心理諮詢。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第三個步驟呢,可能現代人已經不太嘗試的了,就是以信件的方式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期待,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第一個就是父母用文字的方式可以減少一些面對面表達的尷尬和壓力感;第二個就是孩子通常會比較耐心地看完,並且,減少了和父母面對面對峙的情況發生,第三個就是因為這種對峙減少了,所以雙方能夠用更加理智、平和的方式來思考雙方關係當中出現的這個問題。

尤其是對於首次嘗試用這種方法來溝通的親子關係,效果可能會更加明顯。

之所以是用信件,而不是微信文字這樣的方式,其實就是因為信件所傳遞出來的真誠和微信這樣常用的溝通方式是不同的。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曾經有一個母親用完這個方法之後回來反饋説沒有一點用,然後我就看了這個信的內容,結果就是這個母親潛移默化的把對孩子不懂得自己辛苦的埋怨和指責明裏暗裏的用文字表達了一遍,幾乎和她平時在生活當中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那些沒有差別,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接受,可能看幾句就不看了,怎麼能改變這個現狀呢?

所以,即使是文字,也需要尊重非暴力溝通的原則,這是保證內容有效的基礎。

在信的內容當中:

1、父母可以分享一些自己覺察到的對孩子的傷害,自己做過的一些錯誤的選擇,自己原生家庭當中的一些經歷、感受,在信中,父母可以表達對於方式方法改善的承諾,對於改善和孩子之間關係的期待和願望。

2、也可以寫一些自己觀察到的孩子的一些行為以及對於這些行為的感受,最後,父母可以在信中提出一些要求,這個要求就代表着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尊重彼此的一些界限和規則,比如説,孩子在娛樂和學習時間上的規則等等,當然,這些都是需要大家彼此認同並接受之後形成一個家庭內部規範。

我也要再次強調,無論是寫信還是其他的方法,如果第一步的覺察和自我療愈並沒有讓你覺得受益頗深或者説有一個比較強烈的思考和感悟,那麼,方法就成了一種套路,不良的關係模式可能最終還是會回來,因為關係當中的內在體驗性並沒有改變,所以,家長可以不急於用這些方法,先專注於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嘗試。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對於任何一段存在問題的關係而言,真實道歉和新的規劃都是打動人心的重要途徑

示範信內容講解

1、找到對過去的模式和看法

例如:我過去覺得你的很多行為都是“叛逆”,是不對的、不好的,都是需要父母來管教和制約的。

2、告訴孩子新的想法

例如:我現在明白,那些在我看來比較叛逆的行為其實體現了你自己的需求、想法和價值觀。

3、闡述過去的影響

例如:過去我對你的一些行為只是否定和禁止,這可能讓你覺得很難過,不被認同、接納和尊重。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很抱歉,對不起,孩子。

4、告訴孩子新的行動

例如:我會更多地瞭解你喜歡做的事情,瞭解你的興趣、你真正想要得到一些追求,對於合理的追求,我會給你足夠的尊重和支持。

我在這裏舉個例子,比如説,有的父母自己因為有一些原因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而吃了文化的虧,所以,他們就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文化理想,然後就成天焦慮孩子的學習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過度糾結,孩子感受到這種壓力情緒之後就開始抗拒,父母更加焦慮,接着孩子為了尋找自己認為的成功,也為了反抗父母,就開始厭學或者是在遊戲上尋找這種認同感。

所以呢,對於父母而言,覺察和反思之後帶給孩子不同的體驗不僅僅只是方式方法上的改變,還有價值觀上的傳遞,就於上面這個流程,我再舉一個例子。

比如説,父母會後悔自己沒有機會或者沒有好好學習,在信裏,承認自己因為這些而失去的東西,同時客觀地分析自己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產生的一個原因(例如除了學習之外,其他的一些客觀因素,這些也是要説清楚的),父母可以圍繞自己目前的情況給自己重新做一個規劃,給孩子呢分享自己新的人生規劃及目標導向,分享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困難及解決辦法,幫助孩子進行一個價值觀的提取、排序及人生規劃,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和感悟。

這就是父母需要覺察和反思的一個過程,所以,如果沒有這樣深度的思考以及父母對於自己期待模式的一些調整,硬搬一些套路式的方法,怎麼會有用呢?

也許孩子並沒有像你期待那樣努力學習並且名列前茅,但是對父母而言,正確、客觀地價值觀導向對於孩子的影響帶來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學習,更多的則是他們對於自己生活的期待以及負責任的態度,如果能夠形成這些良好地價值觀,他們今後也會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如果你認為靠自己的能力真的很難改善,那麼,接受家庭諮詢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你也有親子溝通的相關問題,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42 字。

轉載請註明: 親子“失聯”怎麼辦?四個步驟讓親子溝通重回正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