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一塊煤的“保供”之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志中
入冬後的山西長子縣,平均氣温早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但在地下500多米的深處卻是一番沸騰的景象。
今年1月初的一天,一塊塊電煤洗選完畢、蒸騰着水汽,從霍爾辛赫煤礦井3803採煤工作面(位於長子縣地下530米處)採出,裝運上霍爾辛赫專用線。第二天,這些電煤將運達2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用於保障當地兩家重點保供隊象的發電供熱煤炭儲備。在過去近3個月裏,作為山西焦煤集團旗下山煤國際的重要礦井,已有數十萬噸保供燃煤從霍爾辛赫煤礦運出。
按照國家保供要求,煤炭大省山西承擔着全國14個省份的5300萬噸煤炭保供任務,將煤礦產能核增作為增產保供的重要措施,全省104座煤礦開展產能核增,連同陝西、內蒙古等主產地煤炭產能快速釋放,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及消費國。能源保有儲量中,煤炭約佔89%,石油約佔4%,天然氣約佔7%。“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炭作為主體能源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在國家能源供應中發揮着重要的基礎和兜底保障作用。
上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對此,山西發改委有關人員表示,將“錨定‘雙碳’目標不動搖,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蓄勢聚能”。一塊塊電煤正從山西啓程,在寒冬中為千家萬户送去温暖與光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